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_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
1.目前学界关于罗夏墨迹测试的态度是这样吗?

2.如果是,为什么国内还有这么多人使用这种方法?

3.临床上对于罗夏的看法是?

一些观点:

许多有控制的研究都证明,当人们头脑中已经预设的两个变量相互关联的想法时,他们设置能够在两个变量毫无关系的数据中发现联系。不幸的是,这一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也广泛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许多从事心理治疗的工作人员一直对罗夏墨迹测试的效度深信不疑。.....(省略对罗夏墨迹介绍)然而问题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罗夏测试作为一个投射测试而使用时,提供了额外的诊断价值。(Garb,Florio,&Grove,1998;Lilienfeld et al.,2000;Wood,Nezworski,&Stejskal,1996;Wood,Nezworski,Lilienfeld,&Garb,2003)——《对伪心理学说不》,中文第八版,P188
科学研究显示,从整体上讲,罗夏墨迹测试作为一种人格测试或诊断工具,其信度或效度并不令人满意。虽然如此,该测验在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师中仍应用广泛。这种鲜明矛盾可以理解:罗夏墨迹测试技术并不作为正式测验使用,而只是作为治疗师当事人个体进行了解的一种额外手段。————《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中文第五版,P323/>下面就看看www.aIhUaU.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Lyan Wang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我曾在清华接受过大约50个小时的初级和高级罗夏墨迹测试的培训。后来没有怎么进行练习,实操上算个半吊子水平。当时来上课的是北大和清华心理咨询业内比较不错的老师,因此大致了解他们对于罗夏墨迹测试的看法。

总体上看,罗夏墨迹测试在人格测试中算是效度比较高的,信效度基本和MMPI持平。不少老师对于罗夏墨迹测试本身抱有很大的信心,但同时也对该测试在中国的效度抱有很大的忧心。

在评价罗夏是否有效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罗夏测试中关键的步骤:
测验中有十张固定图片,五张黑白图片,两张黑白和红色组成的图片,三张彩色图片。图片由对称的墨迹组成,深浅大小颜色在专业所用的卡片中必须完全一样。据说原版都要从最初印刷罗夏图片的公司购买(该公司不知道因此赚了多少钱)。
1. 施测:施测过程中图片呈现要按固定顺序,并且用固定的位置呈献给来访者。治疗师只能用非常有限的语句和来访者沟通,比如“这看起来像什么?”“这可能是什么”。来访者做出回答后,还要如果不主动解释,一般要进步一问:“是什么让你觉得它像XX?”想了解再具体的流程可参见百度百科。来访者在这个阶段的回答每个字都要被记录下来(一般都是要录音的)。
2. 编码:施测结束后,治疗师需要对来访者的语言的风格和内容进行编码。这个是最费时费力的一个阶段。光编码准则有一本专门的书来规定(非常厚)。分了快十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N个小规则来归类。治疗师就要非常严格地参照这本书,一个一个句子的分析,然后编码,在相应的图片笔记后面记上一符号(如果没有学过是很难看懂的)。举个简化版栗子:第六张图片:被解剖过的动物皮毛,很吓人(动物,解剖)。因为形状很像(形状)。毛茸茸的(材质)。分成了两半(对称)。括号中的词表示一些需要编码的因素,真实情况中可能远远多于这个。至于这些因素代表了什么我就不能说了,免得干扰了大家以后自己做测试的有效性。
3. 记分:上文的编码内容,很少有直接可以得出结论的因素(比如出现这形状意味着你有什么问题之类的结论)。这些编码内容需要计算分数。记分规则比编码更为复杂,有专门的软件来计算分数。最后会出来几大能力和六大族群,代表你在各个心理方面的结果。这个结果经由计算机给出,治疗师加以整合,很长。
4. 结果解释:最后一个阶段中治疗师要根据这些结果对来访者解释。解释的内容大致包括基本认知能力,信息加工过程(偏局部还是整体),压力承受力和控制能力,环境相关的压力,情感特征,人际知觉,自我知觉,理念,认知中介等。这些内容都是从计分结果中综合产生。计分结果还包括六个簇群区,可以用来鉴定特定的不良状态,例如抑郁,过度警觉,自杀等等。最有效的是那个自杀指标了,这个指标可以鉴定出80%以上的试图自杀的人,假阳性率也非常低。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罗夏的结果解释并不是只包括计分结果,因为结果中反应的东西需要治疗师一定的整合,因此来访者在这个施测过程中的表现也有一定参考性。

综上所述, 就是罗夏墨迹测验的大致全过程。施测时间在45-60分钟,加上编码计分解释,整个测验实际上需要治疗师本人大概10个小时左右。来访者只用参与施测和解释的过程,大概几次咨询就行。

我们可以看出,罗夏测试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发挥余地很大,而是有相当标准的流程。总体来讲,并不是特别依赖于治疗师的主观经验。一般来讲,当治疗师自己的经验和罗夏评分结果相差很大时,他们会更加审慎的考虑结果。


之所以被很多人质疑,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罗夏的编码规则并不完美。这些编码规则是经由常年累月积累的结果,并且每年都会根据常模而做出改变。例如,随着人们对于性内容的接受度提高,50年前和现在相比,过多出现性描述肯定具有不同的意义。还有一些细小的规则,基本没有意义,有时手册中会删去一些。也有评价说罗夏的规则过于冗余,缺少意义等。

另外,这其中确实会掺杂治疗师的主观体验。但像我上文说的,在标准化的流程中,治疗师尽量避免对来访者产生干扰。而如果结果与他预期的相差很大,他会更加小心的解释。

很多人不喜欢罗夏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这个技术太贵了。由于大量的工作量耗费,罗夏在美国是个很贵的技术,据老师说一次要3000美元以上。不过,在大陆这边,罗夏墨迹测验几乎处于完全没有发展的状态,还没有建立本地的常模,也只有很少数的治疗师可以做这个。因它对经验的要求非常高,在美国是一个博士后的课程。

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技术对于治疗师本身和其培训,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从事罗夏的治疗师其实很难达到条件。这也是很多地方罗夏测试结果堪忧的一个原因。

罗夏测试在中国的本土化并没有完成,因为这需要大量的治疗师积累常模,确定编码规则在中国的文化适用性。


当然罗夏本身的优点不必再重复了。它的图片比较有触动性。来访者难以理解你的意图(一些故意避免提到性或者压抑的情况在罗夏里是可以检测的)。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对罗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罗夏是一个标准化,效度较高,很贵的技术。我个人认为在优秀的治疗师手中可能非常有效。我不是专业的测验师(如果有人想给我当小白鼠练手我也很欢迎),以上是我所学总结的看法,欢迎大家指正。

-------------------------------------------------我是分割线------------------------------------------------------------
统一回复一下大家吧:
谢谢各位朋友的热情 :),这个问题答了好久了,没想到今天又突然被关注了。
年内我马上要离开北京,是没有时间啦,真要做“小白鼠”,只能等到来年了。
不过,我虽然学了罗夏,但是没怎么练过,大家“第一次”给了这么一个不熟练工,说不好会影响以后真正做罗夏时的效果。
如果是纯好玩的,当然也可以。但像文中所说,一次罗夏要10小时左右的工作,要我一个给所有人测试,估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过现在我仍然在当初学习罗夏建立起来的一个群里,我会帮大家问问当时一起学习的人是否感兴趣。
嗯嗯,这些是年后的事情啦。大家先点评一下文章呗,交流一下感受,发表见解什么的~罗夏一向是个充满想象力而富有争议的话题呢!

网友Virtus Yang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我认为罗夏测试更好像是“科学的”投石问路。
我在东边投一颗石头想去张晓明家,石头沾上了红泥,我有非常庞大丰富而且系统化地质学做后盾,我通过分析得到结果,然后想到三环中山路有一个地方修路有这个红泥。于是我前往。到了才知道一路上光修路点就十个。施工规模很大,人员很杂。于是我再次分析当地施工情况,工人行进路线,排除了七个。在最后三个点,我通过调查知道只有一个点有居民地。最后我找到居民地挨个敲门,敲了三百个门之后,惊喜的发现张晓明不在这里!!
打电话才知道,原来张晓明在西边啊……
……………………………………………………………
分割
…………………~…………………………………………
我是个普通的肥宅,推理爱好者,对心理学自然也是热爱。来到这里回答问题的大牛且看且笑。

不说废话了,我们都知道罗夏墨迹测试工作原理。它给无头苍蝇的心理学测试给了一个路线,我们无法否认笨方法才是科学进步最扎实的脚步,但是在这里我们姑且聪明的讲讲。

1、心理学和推理学很像其实。
推理是什么?很多人说是脑洞。否,懂医的人通过看就可以分析出七分病,经验丰富的中年妇女不会心理学却可以精准找出丈夫说的谎言。
而福尔摩斯会的领域包括地质学,犯罪心理学,法医鉴定,以及丰富的历史等等才可以在犯罪领域成为推理之神。
推理是最真实的魔术,为此我讲两个结合心理学的小故事。

A.我是八零后。
小时候家里总是有亲戚打麻将。麻将嘛,什么鬼!小时候我就是这么想得。有一次,我从房间出房间出来,忽然啪的巨响!!扭头一看,发现我舅右手被几个叔叔摁在桌子上,大家乱成一团,还有人去厨房拿出来一把菜刀,我当时傻了眼啊,眼泪挎嚓就都出来了!但是他们谈了一会,说别吓到孩子却又散了…
后来我找到舅舅聊了一会,经过长大后的我回想整理是这样的。
我舅出老千被抓住了,他们要砍手。但是峰回路转的是其实他们四个都是老千,大家都心理清楚。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砍手的场景呢?根据舅舅的言论是,他琢磨着赢一场大的,结果牌友生气了。 而事实远如此,暂且不说。
我舅,面对这样的事,其实一直跟我谈笑风生。按其他人来说就是老油条,可是在我眼里那就是英雄啊!于是我开始找舅学出老千…
我最先学的是换牌,当时那个心潮澎湃啊!!心想不就是麻将嘛,我看了多了去了。一坐上座位我心情噔的一下……这牌桌咋宽的跟蒙古大草原似的…不过不怕!当时我舅让我先换一张牌,我的表情是这样。

我舅当时直抓脑袋,我猜他也是第一次教孩子,八成瞬间被我拉低了智商。他说“傻娃,你看我不就露馅了嘛”我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心理链的表情是“当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时,心里必然藏着秘密亦或目的。请小心你的男朋友!”
然后经过我舅一说,我顿时开始顾忌!然后我的摸牌表情变成了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图一是因为聚精会神嘴张开的样子,图二是我换牌时放慢动作盯着手的样子,图三是我发现我舅居然能知道我手里的牌是什么的表情。
我估计我舅是没想到我这么水,事实上好像我妈小时候上桌就是麻将神童这样…然后我舅冷冷地看着我,一拍大腿,“娃,我先回家做饭哈”,然后蹭的就跑了…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我…
什么gui!!!就算遗传的不好也怪我爸好么!!
可是我并没有放弃!!此后我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缠着我舅看我换牌,不断和叔叔伯伯学艺,我经历过因为紧张而流出冷汗的心惊胆战,我经历过被小伙伴抓住出千的面红耳赤尴尬无比,我经历过被小红看不起而唾弃的悲伤夏日…
终于…唉,我还是没能他妈的学会…
可是后来我从我爸书架上迷住推理,很多年后我摸清了当年牌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牌桌,就是暗战。四个老千,八双手,八只眼睛。却只能看四个很小的点。从洗牌,摆牌,摸牌甚至吃,杠,并不是所有人所有时候都在出千。你不知道别人什么时候出千,甚至不知道别人是否出过千了,你还得考虑自己什么时候出千,以及思考出千时别人问一句话是应该回答还是混过去,稍慢一点就有人问你在干什么,自然还不能惊慌失措。更糟糕的是你不知道几个人是敌人,甚至是否存在敌人的敌人,也许在你关注老王挖鼻孔的一瞬间,桌面就变了三个回合!
就是这样的黑暗森林中……我舅在赢。我舅在不停赢。没有人有看出他在出千。所有人都沐浴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直至即将崩溃时,我舅目露杀意…一记最强自摸(我不知道是赢得是啥)!可是其他牌友却没有预想的崩溃,自尊心让他们按住了我舅………理智…却告诉他们输了…

妈蛋,故事讲起来收不住…

那么在以前,拿一张罗夏墨迹测试我可能回答麻将。而现在,我更可能回答德莱文那无比对称猥琐的脸。
罗夏墨迹测试更适用于思想单一简单未经训练的普通人。可是那种人,心理可能就像我换牌时一样直接表现在表情,以及微表情中。
……………………………………………………
分割线
………………………………………………………
私认为,罗夏墨迹测试必须建立灵活实用的规则,而不是盲目采取经验库存。
你的经验库肯定不如地质学稳定。

按照我一个业余妇女失恋心理治疗师的经验,通常采取问话和罗夏墨迹测试结合的方式。而我的测试图,选的却是和当事人息息相关的事物。

比如,最近我认识一个妹子被男友冷落。
我问“有什么向往的事么。”
她说“她说她向往阳光的妹子。”
我和她玩游戏认识的,知道她作息时间。
然后我给她一个妹子图片问“你想到什么?”
她回答“狐狸精,哼”
我又蛮了解她的智商情况。
于是我的内心瞬间出现了一个因为太宅,内心阴暗潮湿,遭到男友劈腿的少女形象。

于是我给他男友发了一条信息。
“你女朋友还没发现咱俩的事…”
……………………………
分割线
……………………………
以上纯属一乐,抛砖引妹。

网友蒙面大侠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谢邀 @刘柯

关于罗夏墨迹测试的效度问题,我想引用下《实用罗夏墨迹测试》的概述:



(P25)

可以看到,罗夏墨迹和其他心理学测试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但是,罗夏墨迹绝对是有效的。
多有效呢,和很多人格测试一样,中等程度。
罗夏墨迹有什么缺点呢?最大的缺点在于强烈依赖测评员的主观经验(也可以说是双刃剑)。任何依赖主观判断和分析的,必然在操作和可复制上打折扣。罗夏测试的难题在于培训的困难,以及高学习成本。这是所有投射测试的通病,尽管罗夏墨迹在系统化和手册化上已经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和努力,但这依然制约着罗夏测试的推广和研究。

那罗夏测试有什么优点,导致临床始终有人对之情有独钟呢?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跟传统的问卷测试是互补的。问卷测试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造假。而问卷测试能够做到最好的处理手段,也仅仅是“报告问卷可能存在造假,被试可能在撒谎,测试无效”而已。对于一些故意不合作的被试,问卷测试的应用是很糟糕的。
而恰恰相反,投射测试的特点决定了被试几乎无法作假。同时投射测试在检验个体深层思维和人格特质上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区分度,故而非常适合用于临床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排查。

网友刘卿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有效。
对心理学业内人士起到智商过滤作用。

网友王从余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作为测验,罗夏墨迹和SCL90、明尼苏达这样的量表相比,是一种比较考验施测者的能力的测验——无论是本身的智力和知识,还是对于罗夏的施测、编码、解释水平。【当来访者智商显著高于施测者时,这种测验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所以简单的说,就是对施测者要求太高了。(也正如此收费那么贵是应该的:必须有学识和素养,也必须受过系统训练和案例积累。)


讲个实事,我上课时,某老师把她的一个来访者的一些反应编码了MOR病理内容(这个编码多会指向消极自我知觉和心理创伤),因为这些联想的意象“比较阴暗”,而在我看来很明显这货大概最近看了一些关于中世纪历史的书。他被记了好几个MOR,但我觉得每一个看似阴暗的反应其实都有出处…这货只是看的书杂,脑洞比较开罢了,不是有什么消极倾向T_T 果然,随后知道这个人的背景是某外企高管,唉,知识丰富思维跳跃也是了,可怜他被老师根据编码结果,评价为压力太大,心理有创伤blahblah…当时我就对心理咨询这行绝望了——

不聪明的人,是没有对人心的把握的天赋的,而且也完全hold不住精英阶层的来访者的;而聪明的人,有更精彩更多回报的事去做。

【在现在的心理学发展阶段,一个合格的施测者、咨询师就像没有交配过的蟋蟀一样,是个有效但几乎不可得的药引。】

对于罗夏墨迹,这个可能性就更小了,因为它(1)只是一家的理论而已,并不是真理,也不是获广泛熟识及认可的标准;(2)它所测验的也只是人的心理特质的一小部分,领域窄;(3)投入大而长,需要长期的培训和实习,需要至少几年的专职投入施测结果才有一定的效度;(4)就业机会不多:社会认可度不高,理论年纪大,同类测验之间竞争激烈。基于这些特征,它怎么可以吸引它所要求的质素的人来?!

总而言之,【现实中不有效。】弃暗投明吧!

网友dp zhang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临床心理学中,对client心理的观察通过与client的互动进行。互动从自由到限制有不同的控制方式,大致依次是自由交谈,结构性交谈,开放式测验(比如罗夏墨迹),封闭式测验(比如抑郁症量表)。可以想到越是自由的观察方式,越需要经验和理论作为解释的基石,当然结论也就更加的五花八门。罗夏墨迹测验算得上是一种相当自由式的心理观察,甚至你要把它看成结构式的交谈都可以(比如询问投射式的问题)。它究竟灵不灵?回答是,除非对答案的编码做相当系统的研究,常模也要系统地获取,而且有严格的信度和效度验证,否则真不灵。不幸的是,罗夏墨迹测试在这方面有争议。更不幸的是,中国由于与西方文化差异大,罗夏墨迹很难采用西方的编码和常模,而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也有限,所以更不好说了。
另外,一般来说投射类的测验,对极端心理的观察结果相对比较灵验。除此之外,就要看测试人员的修为了。简而言之,就是像去看中医,只能寄希望于碰到个靠谱的老中医了。大致就是这样的情况。

网友御坂美琴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罗夏测试作为一个投射测试而使用时,提供了额外的诊断价值。
对上文表示怀疑。这里的“证据表明”是否指从学理上,没有在理论上确认罗夏墨迹实验的可行性?
心理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统计学,“有效”还是“无效”也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支持。认为“有效”的学者、咨询师,恐怕是通过多年的经验,对其测试结果进行了一定程度证实。因此,这些学者会继续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我并非心理学专业,甚至连心理学爱好者都不一定够格。但是相信所有的科学都有其共通点,就是“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任何一种未被证伪的理论,何不尝试着实践它,并在实践中完善它呢?

网友瓶纸纸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这个测验只是咨询师做心理咨询的一个手段,主要还是看来访者的讲述与咨询师的判断,从而帮助来访者。
有没有用没有绝对的答案,每一个心理测验都有它的优缺点,能用就用,不能用则选择其他方法!

网友那只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罗夏墨迹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投射实验。具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但是,目前没法有效的实施开来。
首先就是成本太高,耗时太长。对测评者的专业素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内罗夏墨迹主要用于有精神障碍的人。。

网友周小林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有可能会有效果吧,这个。。

网友袁小斋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作为铁狮子坟女子师专心理学专业的一个学生,也是看完了热门回答才来掰几句的。
其实任何测量的工具都包括信度和效度两方面。但是心理学上任何量表都具有相对主观性和目标性。这就使得心理学的测量工具使用范围更少。
在西方本土,墨迹实验并没有那么罕见,很多小学都会引入并对孩子心理加以测量(记得不太清楚了,看过一个纪录片)。而数据本身又刺激了量表的改良和发展。但是在中国,要想达到相应效果,首先需要专业团队引进和改良,还要进行大量抽样测试信效度。
所以在本土墨迹只是一个需要了解的工具。

ps:我只对箱庭和房树人很熟悉。

网友大布酱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研一的TD课每周一个课时,上学期瑞文和罗夏,下学期TAT(主题统觉)。感受就是,欧洲这个体系蛮完善的。回国在省级精神病院实习,跟主任聊天,发现国内应用的还是少。MMPI SCL-90这种应用最多,房树人也有一定应用,感觉罗夏,要求的技术还是高一些吧。。。

网友田紫均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分析的工具,作为工具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所以这个工具对我来说效率不高。太执着于工具,就是把分析问题当做解决问题了。这个工具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它的用途和效果,准与不准就看使用者对它相信多少。就解决问题而言,星座血型面相这些东西都比罗夏墨迹测试有效果得多,因为前者的覆盖面更广,受众更容易理解接受相信。
因人而异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网友左岸对[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给出的答复:

接下来具体谈谈“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的不安全感、停滞感”这件事。

原题的描述是“对咨询师缺乏了解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句描述背后的动机分析,大可参考其他回答,基本上被分析得七七八八了。故这里尝试讨论讨论下更为普遍的情形。

首先,咨访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必然的。但信息不对等是否意味着地位不平等,是否意味着存在上下级关系,就见仁见智了。

信息不对等的根源在于心理咨询的设置、或者说服务业的设置:服务业的设置核心是“以当事人为中心”,故“节制、匿名、中立”这三个特征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当中。想象一下去一间餐馆吃饭,食客和厨师的关系通常不也是节制、匿名、中立么?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初心是什么?通常的情形是,来访者来到咨询师面前寻求帮助解决心理上的诸多苦恼,咨询师运用自己专业经验帮助来访者助人自助。这个过程里面,自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

但节制、匿名、中立是否是咨询师的伦理守则?不是。

信息不对等不代表单方面信息屏蔽。咨询师不主动分享自身信息不代表不能表露自己。如同前面提到,长程咨询的中期工作重点就是通过理解发生在咨访关系中的事件对当事人的人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简而言之,和移情进行工作。同过去固执地认为“咨询师的情感应当排除在咨询工作之外”(早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皆有这种倾向)不同,现代的心理咨询理论普遍强调咨询关系是二人关系,咨询中的二人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二人心理学与主体间模型)。故这里面必然存在咨询师的情感,且咨询师的个人情感反应常与来访者的面临的问题高度相关。因此,聚焦咨访关系互动的工作方式为现代心理咨询所提倡和重视。



现在回到讨论的开端,谈谈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不安全感。

· 来访者一侧

首先要承认一点:咨访关系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于大多数来访者而言,都需要在咨询当中学习和感受这种特殊而新的关系模式。

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用旧事物去理解新事物。在咨询当中,即用过去存在过的关系模式去理解咨访关系。故移情现象必然发生在咨访关系当中,且有其巨大的工作价值。

咨询师信息上的有限性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神秘感和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既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爱慕和崇拜,也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如同人们过去面对不熟悉的大自然,一方面将其拟神化进行神祗崇拜,另一方面对其充满敬畏。接下来具体谈谈“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的不安全感、停滞感”这件事。

原题的描述是“对咨询师缺乏了解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句描述背后的动机分析,大可参考其他回答,基本上被分析得七七八八了。故这里尝试讨论讨论下更为普遍的情形。

首先,咨访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必然的。但信息不对等是否意味着地位不平等,是否意味着存在上下级关系,就见仁见智了。

信息不对等的根源在于心理咨询的设置、或者说服务业的设置:服务业的设置核心是“以当事人为中心”,故“节制、匿名、中立”这三个特征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当中。想象一下去一间餐馆吃饭,食客和厨师的关系通常不也是节制、匿名、中立么?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初心是什么?通常的情形是,来访者来到咨询师面前寻求帮助解决心理上的诸多苦恼,咨询师运用自己专业经验帮助来访者助人自助。这个过程里面,自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

但节制、匿名、中立是否是咨询师的伦理守则?不是。

信息不对等不代表单方面信息屏蔽。咨询师不主动分享自身信息不代表不能表露自己。如同前面提到,长程咨询的中期工作重点就是通过理解发生在咨访关系中的事件对当事人的人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简而言之,和移情进行工作。同过去固执地认为“咨询师的情感应当排除在咨询工作之外”(早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皆有这种倾向)不同,现代的心理咨询理论普遍强调咨询关系是二人关系,咨询中的二人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二人心理学与主体间模型)。故这里面必然存在咨询师的情感,且咨询师的个人情感反应常与来访者的面临的问题高度相关。因此,聚焦咨访关系互动的工作方式为现代心理咨询所提倡和重视。



现在回到讨论的开端,谈谈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不安全感。

· 来访者一侧

首先要承认一点:咨访关系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于大多数来访者而言,都需要在咨询当中学习和感受这种特殊而新的关系模式。

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用旧事物去理解新事物。在咨询当中,即用过去存在过的关系模式去理解咨访关系。故移情现象必然发生在咨访关系当中,且有其巨大的工作价值。

咨询师信息上的有限性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神秘感和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既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爱慕和崇拜,也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如同人们过去面对不熟悉的大自然,一方面将其拟神化进行神祗崇拜,另一方面对其充满敬畏。

接下来具体谈谈“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的不安全感、停滞感”这件事。

原题的描述是“对咨询师缺乏了解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句描述背后的动机分析,大可参考其他回答,基本上被分析得七七八八了。故这里尝试讨论讨论下更为普遍的情形。

首先,咨访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必然的。但信息不对等是否意味着地位不平等,是否意味着存在上下级关系,就见仁见智了。

信息不对等的根源在于心理咨询的设置、或者说服务业的设置:服务业的设置核心是“以当事人为中心”,故“节制、匿名、中立”这三个特征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当中。想象一下去一间餐馆吃饭,食客和厨师的关系通常不也是节制、匿名、中立么?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初心是什么?通常的情形是,来访者来到咨询师面前寻求帮助解决心理上的诸多苦恼,咨询师运用自己专业经验帮助来访者助人自助。这个过程里面,自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

但节制、匿名、中立是否是咨询师的伦理守则?不是。

信息不对等不代表单方面信息屏蔽。咨询师不主动分享自身信息不代表不能表露自己。如同前面提到,长程咨询的中期工作重点就是通过理解发生在咨访关系中的事件对当事人的人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简而言之,和移情进行工作。同过去固执地认为“咨询师的情感应当排除在咨询工作之外”(早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皆有这种倾向)不同,现代的心理咨询理论普遍强调咨询关系是二人关系,咨询中的二人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二人心理学与主体间模型)。故这里面必然存在咨询师的情感,且咨询师的个人情感反应常与来访者的面临的问题高度相关。因此,聚焦咨访关系互动的工作方式为现代心理咨询所提倡和重视。



现在回到讨论的开端,谈谈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不安全感。

· 来访者一侧

首先要承认一点:咨访关系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于大多数来访者而言,都需要在咨询当中学习和感受这种特殊而新的关系模式。

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用旧事物去理解新事物。在咨询当中,即用过去存在过的关系模式去理解咨访关系。故移情现象必然发生在咨访关系当中,且有其巨大的工作价值。

咨询师信息上的有限性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神秘感和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既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爱慕和崇拜,也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如同人们过去面对不熟悉的大自然,一方面将其拟神化进行神祗崇拜,另一方面对其充满敬畏。接下来具体谈谈“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的不安全感、停滞感”这件事。

原题的描述是“对咨询师缺乏了解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句描述背后的动机分析,大可参考其他回答,基本上被分析得七七八八了。故这里尝试讨论讨论下更为普遍的情形。

首先,咨访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必然的。但信息不对等是否意味着地位不平等,是否意味着存在上下级关系,就见仁见智了。

信息不对等的根源在于心理咨询的设置、或者说服务业的设置:服务业的设置核心是“以当事人为中心”,故“节制、匿名、中立”这三个特征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当中。想象一下去一间餐馆吃饭,食客和厨师的关系通常不也是节制、匿名、中立么?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初心是什么?通常的情形是,来访者来到咨询师面前寻求帮助解决心理上的诸多苦恼,咨询师运用自己专业经验帮助来访者助人自助。这个过程里面,自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

但节制、匿名、中立是否是咨询师的伦理守则?不是。

信息不对等不代表单方面信息屏蔽。咨询师不主动分享自身信息不代表不能表露自己。如同前面提到,长程咨询的中期工作重点就是通过理解发生在咨访关系中的事件对当事人的人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简而言之,和移情进行工作。同过去固执地认为“咨询师的情感应当排除在咨询工作之外”(早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皆有这种倾向)不同,现代的心理咨询理论普遍强调咨询关系是二人关系,咨询中的二人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二人心理学与主体间模型)。故这里面必然存在咨询师的情感,且咨询师的个人情感反应常与来访者的面临的问题高度相关。因此,聚焦咨访关系互动的工作方式为现代心理咨询所提倡和重视。

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_罗夏墨迹测验


现在回到讨论的开端,谈谈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不安全感。

· 来访者一侧

首先要承认一点:咨访关系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于大多数来访者而言,都需要在咨询当中学习和感受这种特殊而新的关系模式。

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用旧事物去理解新事物。在咨询当中,即用过去存在过的关系模式去理解咨访关系。故移情现象必然发生在咨访关系当中,且有其巨大的工作价值。

咨询师信息上的有限性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神秘感和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既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爱慕和崇拜,也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如同人们过去面对不熟悉的大自然,一方面将其拟神化进行神祗崇拜,另一方面对其充满敬畏。

接下来具体谈谈“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的不安全感、停滞感”这件事。

原题的描述是“对咨询师缺乏了解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句描述背后的动机分析,大可参考其他回答,基本上被分析得七七八八了。故这里尝试讨论讨论下更为普遍的情形。

首先,咨访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必然的。但信息不对等是否意味着地位不平等,是否意味着存在上下级关系,就见仁见智了。

信息不对等的根源在于心理咨询的设置、或者说服务业的设置:服务业的设置核心是“以当事人为中心”,故“节制、匿名、中立”这三个特征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当中。想象一下去一间餐馆吃饭,食客和厨师的关系通常不也是节制、匿名、中立么?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初心是什么?通常的情形是,来访者来到咨询师面前寻求帮助解决心理上的诸多苦恼,咨询师运用自己专业经验帮助来访者助人自助。这个过程里面,自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

但节制、匿名、中立是否是咨询师的伦理守则?不是。

信息不对等不代表单方面信息屏蔽。咨询师不主动分享自身信息不代表不能表露自己。如同前面提到,长程咨询的中期工作重点就是通过理解发生在咨访关系中的事件对当事人的人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简而言之,和移情进行工作。同过去固执地认为“咨询师的情感应当排除在咨询工作之外”(早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皆有这种倾向)不同,现代的心理咨询理论普遍强调咨询关系是二人关系,咨询中的二人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二人心理学与主体间模型)。故这里面必然存在咨询师的情感,且咨询师的个人情感反应常与来访者的面临的问题高度相关。因此,聚焦咨访关系互动的工作方式为现代心理咨询所提倡和重视。



现在回到讨论的开端,谈谈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不安全感。

· 来访者一侧

首先要承认一点:咨访关系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于大多数来访者而言,都需要在咨询当中学习和感受这种特殊而新的关系模式。

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用旧事物去理解新事物。在咨询当中,即用过去存在过的关系模式去理解咨访关系。故移情现象必然发生在咨访关系当中,且有其巨大的工作价值。

咨询师信息上的有限性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神秘感和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既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爱慕和崇拜,也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如同人们过去面对不熟悉的大自然,一方面将其拟神化进行神祗崇拜,另一方面对其充满敬畏。接下来具体谈谈“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的不安全感、停滞感”这件事。

原题的描述是“对咨询师缺乏了解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句描述背后的动机分析,大可参考其他回答,基本上被分析得七七八八了。故这里尝试讨论讨论下更为普遍的情形。

首先,咨访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必然的。但信息不对等是否意味着地位不平等,是否意味着存在上下级关系,就见仁见智了。

信息不对等的根源在于心理咨询的设置、或者说服务业的设置:服务业的设置核心是“以当事人为中心”,故“节制、匿名、中立”这三个特征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当中。想象一下去一间餐馆吃饭,食客和厨师的关系通常不也是节制、匿名、中立么?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初心是什么?通常的情形是,来访者来到咨询师面前寻求帮助解决心理上的诸多苦恼,咨询师运用自己专业经验帮助来访者助人自助。这个过程里面,自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

但节制、匿名、中立是否是咨询师的伦理守则?不是。

信息不对等不代表单方面信息屏蔽。咨询师不主动分享自身信息不代表不能表露自己。如同前面提到,长程咨询的中期工作重点就是通过理解发生在咨访关系中的事件对当事人的人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简而言之,和移情进行工作。同过去固执地认为“咨询师的情感应当排除在咨询工作之外”(早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皆有这种倾向)不同,现代的心理咨询理论普遍强调咨询关系是二人关系,咨询中的二人是独立的两个个体(二人心理学与主体间模型)。故这里面必然存在咨询师的情感,且咨询师的个人情感反应常与来访者的面临的问题高度相关。因此,聚焦咨访关系互动的工作方式为现代心理咨询所提倡和重视。



现在回到讨论的开端,谈谈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不安全感。

· 来访者一侧

首先要承认一点:咨访关系作为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于大多数来访者而言,都需要在咨询当中学习和感受这种特殊而新的关系模式。

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用旧事物去理解新事物。在咨询当中,即用过去存在过的关系模式去理解咨访关系。故移情现象必然发生在咨访关系当中,且有其巨大的工作价值。

咨询师信息上的有限性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神秘感和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既容易引发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爱慕和崇拜,也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如同人们过去面对不熟悉的大自然,一方面将其拟神化进行神祗崇拜,另一方面对其充满敬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351/669773696725.html

更多阅读

罗莱夏朵(Relais & Chateaux)精品酒店集团 罗莱夏朵 中国

Q: 您在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通常会从哪些方面去考量?A: 首先,罗莱夏朵的酒店规模都很小,我们的酒店平均客房数量在25到30间。每一家成员酒店都是独立运营,而不是由集团总部统一操控。其次,餐饮是罗莱夏朵酒店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餐

著名的罗夏墨迹心理测试 罗夏墨迹测试图板

下面有所有十张图片和测试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研究研究罗夏墨迹测验图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于1921年编制的,是非常有代表性并在当今世界上广为使用的投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观察被试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评估被试所投射出

在罗夏墨迹测试背后 罗夏墨迹测试图板

我第一次与罗夏墨迹测验打交道,是在接受临床心理学培训时,看到一系列带有墨迹的卡片,说出图片看起来像什么(测试者:“看到什么?”我说:“蝙蝠。”)。印象中我曾经认为那不是心理测试,更像是塔罗牌占卜。然而,当评分和解读时,测试结果竟

雕塑大师乔·夏皮罗:“当下”有一种称颂意味

     3月中旬,美国著名雕塑大师乔·夏皮罗穿一件惹眼的亮蓝色夹克,出现在广州四季酒店顶楼。这件夹克的颜色和他在广州珠江新城的美国新领事馆前创作的那件雕塑作品— “当下”(Now)的颜色一模一样。  在国际雕塑界,乔·夏皮罗一

对话CES总裁夏培罗:奥巴马是划时代的“数字总统”

“比尔·盖茨没有来演讲跟此次经济危机是没有关系的。” 1月6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第42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开幕之际,CEA总裁夏培罗接受采访时的话题是从经济危机展开。从参展厂家来讲,总体数量有所减少,来自中国的参展厂商有380多家,和

声明:《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试是否有效?_罗夏墨迹测验》为网友善惡難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