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习中医,身边人首先成了“观察对象”。一位远亲,前年生了宝贝儿子,春节去探望,一岁多的娃,肚子胀得溜溜圆,每天的”日常“是这样式儿的:吃饭、睡觉、打奶奶。奶奶说,娃感冒、肚子胀已经很长时间了,大针小针没少扎,医生也没办法了,说实在不行就灌肠吧!
看着老太太在玩具堆里,熟练的“翻山越岭”,追着喂饭,好想说:放开那个小孩……他的脾胃受不了啊!小孩子本来脾胃就弱,肚子胀成这样,再按三餐喂饭可咋消化?不消化的食物,变成积在身体里的郁火,所以才会烦躁,想打人吧?如果用中医五运六气来推算,这孩子出生那一年,为他的体质和人生定下了怎样的基调,你们都了解吗?然而,毕竟是人家的娃,愣是一句话也没敢说出口……
今天和大家分享,田原老师与儿科老中医何曙光的对话摘要:保卫孩子脾胃,父母人人有责!
爱孩子,请从了解他的脾胃开始……
采访人|田原 受访人|何曙光
现在全人类都在呐喊要“尊重生命”。什么叫“尊重生命”啊?
不是给好吃、好喝就是爱了啊,就好比老人们需要的不是子女多有成就,让他住好的、穿好的、吃好的,就是成天见不着人影一样,这仅仅叫尽义务,完全谈不上尊重。
对待你的孩子也是一样啊,你爱他,他是你的宝贝,怕他饿着,冻着,被人欺负,就是不懂得去尊重他自然成长的规律和他本身的想法。
现在没有一个家长不天天把给孩子补营养挂在嘴上的嘛。问题是你给他那么多,他能消化吗?小孩子的脾和大人的脾是不一样的啊,怎么能应付得了?就好比你希望他有才,报了那么多特长班,才华还没有多大长进,身体和精神先被压垮了。
如今的现实是,不只大人们在毫无节制地吃,有什么好东西,也要给孩子买来吃,完全没有想到,孩子的脾胃能否承受,本来是想给他增加营养,让他快快长大,却不曾想,是否会起到反作用,遏制了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小孩子每天只能吃三餐。任何小孩要想长得好,少生病,都应该执行这个标准,因为三餐就是他成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再多吃一点,都是多余,是负担。
脾胃不能承受之重!小孩的“脾常不足”和大人还不一样,十个小孩儿里面,九个都“脾虚”,但这个虚,往往是相对的,是他尚幼弱的脾动力,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动力不能达成一致,这是先天因素和小孩儿的生长规律所决定的,是“原发性”的脾虚。
大人的脾虚,是多少年来,自我伤害积累的结果,是“继发性”脾虚。这一点就要分清楚。
小孩子的生命特点是脾常不足,肺肾常虚,这应该说是我们中医儿科里一个最基础的理念。
什么叫脾常不足呢?幼儿的一切体质现象,都受“后天之本”的脾胃左右,如果他的脾胃功能好,脾是土嘛,土生万物,他吃进去的食物就能化生成充足的气血去滋养正在发育中的小身体,让他骨健肌壮、气血充沛,其他脏腑也都能得到很好的濡养。
张仲景有一个观点,叫“四季脾旺不受邪”,什么意思呢?只要脾气昌盛,身体就会成为一个坚固的城堡,不管是什么季节,寒暑湿热等任何邪气都不得其门而入,哪里来的病啊?
如果脾不健运,或者本来小孩子先天脾胃功能不错的,就因为饮食没有节制,伤害了脾,这就叫“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矛盾,小孩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很多很多,都要依赖于脾从谷物、肉类里吸收营养来供给嘛。可是呢,幼儿的脾脏本身也不是很强大,他所有的脏腑在出生之后,都还要一点点地完善、成熟起来,他自己消化、制造营养的部门——脾,也很弱,这是人正常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
可是这个矛盾好大的!为了成长,他需要食物和营养,但是呢,他又没有充足的吸收这些食物和营养的能力。小孩子的脾脏功能不可避免地,就要常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这个矛盾就叫“脾常不足”。
“后天之本”的脾胃,是左右小儿体质好坏的基础,而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现象,又是最易导致脾胃受伤的基础。所以,增强小儿的抗病能力,实际上就是如何保健小儿脾胃,这才是关键。
小儿病首先都有一个脾胃受到伤害的基础。这个基础首先是出于小孩子先天就“脾常不足”,脾胃动力不够,另一个方面,很大程度是饮食所伤。
所以我的幼儿优化体质学,最基本的理念,作为一个大夫,我要提升小孩子的消化能力,利用中药作为“外力”,助他“脾常足”。根本上,就是提高小儿的体质正气,这就是我优化幼儿体质的靶点,辨证用药,都要击中这个靶点。
但是我这个大夫,不是二十四小时大夫,看不了小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时啊,这就要树立孩子父母的脾胃观,要让他们清楚,必须要时刻保卫孩子的脾脏,跟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它。其实很简单,把握住使用脾脏的频率,严格控制在每日三餐里,超过三餐,就是非法的!
但这其中又有一个巨大的矛盾,现代社会这么发达,小孩子每天看到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东西,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吃,自己却吃不到,会觉得委屈,他会想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家长也会为此焦虑。怎么办呢?
说得不好听,现在小孩子的食积和好多的幼儿病,都是家长用很不正常的饮食习惯,糟蹋自己小孩儿的具体表现和结果,这一点,每个母亲,每个做爷爷奶奶的,不打他几棍,他清醒不了。
这个就不光是中医的问题,医学的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现在家庭教育的问题。过去我们旧社会苦、穷,小孩子的消化不良,那是由穷而来。现在则是由富而来。但不管是穷是富,给小孩子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食积、消化不良。
如果这孩子的父母认为,那我看孩子委屈就受不了,我也没办法,你可以放弃他的健康,想吃什么吃什么,但是你今天心疼自己家的小树,怕它渴了,就拼命给他灌水,将来这棵小树因为淹了根系,长不高,或者病病歪歪的,就要自己承受这个苦果。这可没有转圜的余地!
我过去在厦门大学讲体质优化的时候,就讲到过这些个问题,很多做爷爷奶奶的听了以后都流眼泪,哭啊。他们好后悔的。如果没有听我的讲座,他不知道自己的小孙子为什么那么爱生病,明明身体很胖,但是体质却不很好,成天一副似病非病的样子,他不知道是自己的“爱”造成了这些个结果,甚至要影响孩子终生啊。
小孩子的成长发育,应该像路边无人照料的小树、小花一样,他有自己天然的生长节奏、恰当的发育需求,这是作为父母不能、也不应该去干涉的。不管对孩子的身体还是心理,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发现他的节奏和需求,在适当的时候,扶他一下,让他不至于长“歪”,仅此而已。
原创中医著作:《中医人沙龙》第2辑
答疑板
最近很多朋友问:为什么很多文章都“未完待续”,“待续”到底在哪里……田原老师的长篇访谈,通常十几万字,要全部放进一篇微信,小二做不到啊!感觉不解渴的朋友,可点击阅读原文,穿越至当当网,查阅已出版的几十部书籍,搜索你喜欢的原创著作,未出版文章在辑出版后,小二会第一时间告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喜爱,我们一直在寻访中医高手的路上,期待与更多知音相遇!
PS:文中观点均为中医人一家之言,帮助我们打开思考生命的视野和维度,欢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