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希土战争
第一次希土战争是希腊和奥斯曼帝国为争夺克里特岛的所有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发生在1897年的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三十天就以希腊的失败而告终。第一次希土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又重新拥有了克里特岛的管辖权。
希土战争示意图
第一次希土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和希腊的失败,若不然,战争也不会在短暂的三十天内就迅速结束。1897年,为了摆脱奥斯曼帝国对克里特岛的封建统治,生活在克里特岛上的希腊人在希腊的援助下,谋划并发动了这样一次起义。很快,起义被奥斯曼帝国所镇压。但是,希腊军队和英、法、德、意、奥、俄等国家的介入使得小小的起义演变成了国际争端问题。
很快,奥斯曼帝国对希腊宣战,第一次希土战争随即爆发。无论是从武器装备上还是兵力上,土耳其军队都比希腊军队更略胜一筹。奥斯曼帝国拥有9.4万步兵,1660名骑兵,是希腊军的两倍之多。同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又是由德国的教官指导培训的,训练有素,行动快速,非希腊军队所能匹敌的。
在平庸无能的指挥官,康斯坦丁王储等将领的指挥下,希腊军战斗力低下,很快就失掉了拉里萨城。以拉里萨城的失守为起点,希腊在色萨利地区的一系列城池交战中都以失败而告终。5月7日,希腊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后来签订的和约中,希腊更是将色萨利的六个地区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
第二次希土战争
继第一次希土战争之后,平静了二十多年的土耳其和希腊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再从被卷入到了战火之中。第二次希土战争使土耳其和希腊的人民再次饱受战争的摧残。和第一次希土战争相比,第二次希土战争要来得更艰难一些。
希土战争配图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第二次希土战争发生在1919至1922年期间。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希腊向土耳其提出对小亚细亚的领土的要求。其实,协约国的各成员国也是各自心怀鬼胎,一方面想要镇压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又不想让意大利取得土耳其国土上的士麦拿的统治权。出于这样的目的,协约国才对希腊给予支持的。有欧洲大国撑腰的希腊,扬眉吐气,于1919年五月占领了士麦拿,这直接导致了第二次希土战争的爆发。希腊趁机向协约国提出继续向土耳其内地进攻的要求,并很快得到了批准。
一路向北的希腊军队,直指土耳其的巴勒克西尔和布尔萨,与出兵穆达尼亚和班德尔马的协约国相呼应。连连败退的土耳其政府决定接受协约国的不平等条约,并签订了《居鲁姆协定》。在这种情形下,著名指挥官凯末尔重新规整土耳其的国民军队,带领着不满政府如此丧权辱国行径行为的军人们,向希腊的军队发起了反攻。希腊军队在如此强势的攻击下,全线崩溃,土耳其再次夺回了士麦拿,并将希腊军队赶出了小亚细亚。
希土战争实力对比
希土战争之中,希腊投入兵力六万人,土耳其投入兵力十万人。这场战争对于土耳其而言是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因此逐渐发展成了全民抗战。对于希腊而言,则是为了更多的攫取利益,无法持久作战,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双方士气上的悬殊差距,延伸到战争实力上的差距。
希土战争照片
现在纵观希土战争实力对比状况,土耳其人民在自身的利益被攫取之后醒悟到反抗的重要性,希腊则更加贪婪的想要更多的土地。心理上的反抗是最根本的反抗,所以在战争中的土耳其人民全民作战,将士们在前线,人民就在后勤做足了准备,这是直接导致土耳其军队方面实力骤升的关键。
反观希腊方面,国家小实力差的他需要借助国外的支持与帮助,速战速决才是上上策,但是随着战事的不断延伸,不断拖延,依托外国的优势逐渐丧失。加之一战之后的希腊本就缺少兵力与资金的支持,最终惨败成为定局。
在最初的对于希土战争实力对比的分析之中,希腊的战胜局面是已定的,因为协约国的压力,希腊得到了诸多的包括军事、物资、军队等的支持,土耳其政府也只能低头。但是,人民的意愿被忽视了,这个因素是最终土耳其获胜的关键。所以即使实力对比上拥有差距,但是最终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土耳其取得了战争胜利。以上,便是对希土战争实力对比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