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治疗案例解析,临床实战科学辩证,治养结合权威指南,金兰老师倾心奉献——
今天结合几个案例给大家说一下消化系统的一些症状和病因治疗。先举两个案例,方便大家对照病症。
案1;这是一位61岁的先生,大约一年前的病例。当初他自己描述口苦半年时间,没有介意。就诊前半个月左右,因为饮酒过多,口苦加重,尤其是晚上尤甚,觉也睡不着。看过中医,用小柴胡汤加焦栀、知母、夏枯草3剂,口苦稍减;又换服龙胆泻肝汤3剂,仍无显效。
后来经过问诊,判断其为单纯性口苦,这在中医中有个病名叫“胆瘅”。于是处方为“柴胆牡蛎汤”加味:柴胡10g,胆草10g,生牡蛎30g,葛根30g,生甘草6g。2剂。
效果:服头煎后约五个小时,口苦症状大减;一天后口苦消失,睡眠也好。但喝酒人管不住嘴呀,病好后1个月左右,一次又开始暴饮暴食,结果当晚口苦复发,结果留着我当初开的方子,自己去买药煎药,也是两天后就好了。结果这回有了依仗,酒照喝,所以,口苦也是反复发作,但因为有药呀,所以,反反复复就这样一直维持到现在。
我想说的是不是我的用药精到和医术有多高,这就是一种现代人的心态和现状,就像医院在大家心中的依赖一样,现代人就觉得反正有医院,我有钱,于是把身体可劲造,但殊不知,身体就像银行一样,是会透支的,银行也有空壳的时候,人如果平时不注意身体的保养,将来会出现亏空的,到时候真的来了大病,因为你没有储存足够的免疫积蓄,可能这一场大病就要了咱们的命呀。下面这个病例就很好,患者很听话,这是一个近5年前的案例。
案2:这是我家的一个邻居,当时是34岁,发病时候,自身的描述是,胃胀吃不下东西,下腹也胀,而且有口苦、口臭1年多时间了。食欲好,看到好吃的东西就馋,但就是不敢吃,吃完就胀,难受,然后是打嗝、嗳气、排气,严重时心慌,夜间肠鸣,感觉肠道里总是有气,串着走,声音很大那种。尤其是吃了油腻的食物之后,更严重,而且排便不爽,便稀,里急后重,总是便不尽。西医检查确诊为:胃下垂6cm,胃肠无器质性病变。
我看了后,基本确定为脾胃虚寒,浊气聚滞。以理中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处方为:党参15g,白术12g,干姜12g,炙甘草6g,茯苓15g,厚朴20g,法夏10g,生姜10g。服3剂,胃脘满闷,腹胀大减,肠鸣、心慌症状消失,但口苦依旧;还说,常常短气、畏寒。于是我又在前方的基础上加黄芪30g,熟附片15g(先熬),服3剂,其他诸症基本消失,能吃能喝,食欲更好,体重增加,唯独就是口苦的更厉害。
治疗到这一步,我才发现,原来她还有肝胆郁热,我前面给的湿热药有助于脾肾,而不利于肝胆。于是在第一方中加柴胡10g,胆草3g,生牡蛎15g。服2剂,口苦减轻;因为没有了其他症状,所以撤去第一方,单服后来加的这3味药,3剂后口苦消失。之后,我嘱咐她,以后不可暴饮暴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主要保养脾胃不要着凉,直到今天,她这个病就没犯过,白胖白胖的,气色很好,身强体健。
其实口苦的病机比较单纯,一般就是:胆火上炎。
但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就是推断,大家知道,口苦是胆病主症之一,其病机为“胆虚气上溢”或“胆火上炎”。如《素问》中就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可见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肝。因肝主谋虑,如果这个人的性格是“谋虑不决”,就是办事总犹豫,没有主见,总是前思后想的,这个人就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问题,郁久则化火,肝有火了,胆在肝下,结果这个肝火就波及于胆,导致胆的功能失调,胆火上炎,或胆气上溢,则发生口苦。
从临床上看,少阳病(胆经病症)的患者,多为平素肝郁不舒之人。所以治疗口苦,既要清降胆火,又要疏肝达郁。所以这个“柴胆牡蛎汤”恰合此意:大家看这三味药,柴胡苦平,升发肝气,疏肝达郁;胆喜宁谧而宜降,胆草苦寒,沉阴下达,清降胆火;生牡蛎咸寒,滋水涵木,敛辑胆火,“则肝胆自得其养”。临床实践证明,治疗单纯性口苦,就用这个小方即可(柴胡10g,胆草6~10g,生牡蛎15~30g),如果有其他兼症,比如腹胀、口臭等,还要酌加其他药物。若患者为脾胃虚寒的,或体质虚寒的,胆草宜减少至3g左右。
这个方子治疗单纯性口苦的患者有效率在十之八九,可惜独用本方的机会不多,因为单纯性口苦毕竟少见。
所以,临床中遇到患者口苦时,还应仔细推敲,是胆腑自病,还是其他之病波及于胆。比如以胃痛伴口苦为例,如胆热犯胃,可以用左金丸;如痰湿化热,用温胆汤为主;如肝肾阴虚,就用滋肾清肝饮为主,如脾胃虚寒兼肝胆郁热,当用温热药治虚寒证,或在方中少佐黄连,如连理汤。总之,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遣方用药才有准的。
柴胆牡蛎汤作为治疗单纯性口苦的专方,颇具“简、便、廉、验”的特色。口苦为兼症时,若将本方合入治疗主症的方中,则有信手拈来而独挡一面的妙用。
附带介绍一下,此方本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通治方,而施用于肝胆郁热型患者疗效尤佳。若将此方与辨证选方相结合,则可广泛地适用于慢性胆囊炎的各种证型,如痰热型合黄连温胆汤,湿热型合三仁汤,气郁型合柴胡疏肝散,脾胃虚弱型合柴芍六君子汤等。
比如,我有一个亲属,她是右上腹胀痛并放射至肩背,反复发作11年,伴口苦、嗳气、胃胀等症;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或忧思恼怒后,上述症状必加重。医院经X线胆囊造影,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经用中西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我初步考虑为肝胆郁热,遂寄去柴胆牡蛎汤原方,嘱其试服。服6剂,右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口苦消失;但大便微溏,口淡,食欲差,还有乏力感。于是进一步问诊,辨证为肝胆郁热,脾胃虚弱。用此方合柴芍六君子汤加黄芪,连续服用15天,结果其他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后期又服用半个月。一个月后,到医院复查,经B超检查,胆囊未见异常。这个病就算是痊愈了。
我在经常使用本方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过程中,发现最先消失的症状是口苦,于是推广试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效率颇高,于是就把它做为治疗口苦的专方专药。古人说“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希望大家在临床应用上继续进行验证。好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