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适当的距离 作文 和孩子怎么保持适当距离?

保持适当的距离 作文 和孩子怎么保持适当距离?

  有一个母亲打电话说到自己比较苦恼的一个问题:儿子该上初三了,还是跟妈妈依恋得非常紧密。以前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可是最近听了广播节目之后心里开始恐慌,觉得儿子对自己总是什么事情都说,晚上散步的时候一定要跟妈妈一起去,有的时候甚至班里哪个女孩给他写了信,对他有好感,甚至对某个女生的评价,全部都要告诉妈妈。妈妈开始焦虑:担心儿子是不是有什么俄狄浦斯情结;儿子现在这么大了对母亲很依恋是不是会很过分;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她在电话当中还提到自己的爱人有时候也很生气,说这儿子总是长不大一样,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想知道,夫妻之间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才能让儿子长大起来。

  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降低母亲的焦虑,因为母亲的焦虑会无形中夸大或修正心理医生回答问题时的含意。先让她松弛下来,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听回答时自我的东西就不会强行地介入。很多问题是被关注出来的,母亲听一个广播出了状况,现在也是在听解答,需要给她不一样的声音。

  客观地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一点恋母情结,这是幼年在内心深层留下的经验痕迹。人们在成年的生活中寻求舒适、柔软、放松,都是在重温躺在母亲怀抱里的感觉。生活中的艺术、沙发、席梦思、沙滩、温泉、风景区、游泳、穿衣等,都能激发一种寻找温暖怀抱的冲动,让人们的潜意识联想到母亲怀抱的一切事物,也被文化标定为美好的事物。

  所以在处理恋母情结时要小心,避免破坏孩子永久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是这位母亲听了广播节目,才觉得儿子缠着自己是问题。而且在这种前提下,我也希望她暂时不要把自己的问题看成是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些上初中的男孩会对妈妈出现一些排斥,想跟爸爸接近,有一些话愿意跟爸爸说,有一些活动要让爸爸参加,爸爸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才好,其实心理学家在研究家庭的时候,并不认为家庭一定要怎么样才是好的。比如说在这个家庭里面,孩子跟妈妈比较亲近,什么都跟妈妈讲,如果这并不引起一些客观问题的话,比如孩子的社会适应问题,学习问题和爸爸的关系问题等,通常就不会认为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结。因为俄狄浦斯情结的特征有强烈的排它性,表现为控制母亲、拒绝父亲。

  一般来讲,男孩子十二岁就要开始接受社会的认同了,如果他上了初三还总是缠着母亲,是不是说明比较晚熟呢?不是的,这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

  我们评价一个现象的时候,很容易被卷入现成的模式。比如,对于这个缠着妈妈的儿子来说,表面上看依恋妈妈就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和妈妈形成了情感结盟,经常互相分享情感,远远超过了妻子与丈夫、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分享,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来说,可能有双方的甚至三方的原因。比如儿子缠着母亲,可能就是因为妈妈的鼓励,孩子从小就感觉到母亲需要和人分享情绪与观点,学会了与母亲共情的技术,无意识地觉得这样跟妈妈相处会比较好,无意识地讨好妈妈,或者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孩子小时候起就靠分享体验跟妈妈相处,以便获得认同和支持,妈妈也因此表扬他、鼓励他,甚至由此更喜欢他。慢慢地,这样的交流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一直延续到孩子很大的时候。但只要母子彼此喜欢,能从中获益,而且并不排斥他人,就不代表孩子有俄狄浦斯情节。

  现在我们来谈谈,怎样让孩子像一个男孩。首先妈妈要有回避的态度,比如说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听到孩子说到某些事情,可以说:“STOP,等一等,这个问题你要跟爸爸讨论,不要跟妈妈讨论。”或者在孩子换衣服等涉及性别隐私的时候,尤其是换内裤、上厕所、洗澡时,妈妈要主动回避。回避给孩子带来很多信息,比如“长大了,妈妈不能像过去那样对我了。妈妈不能在床上跟我搂在一块儿了”,这样的信息会很自然地让孩子去选择和妈妈间的言行。这种选择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孩子有什么弱点,而是因为家庭已经不需要孩子有小时候那样亲密的行为。如果爸爸和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自我的空间或自我隐私的东西,现在就可以提醒自己。

  同时,这也有爸爸的原因,如果爸爸很忙,他会希望孩子和妈妈依恋,因为孩子一旦跟妈妈依恋,找爸爸就少了,爸爸的责任也少了,爸爸就可以安心去工作,挣钱,干事业。但是任何日常发生的事物都有惯性或催眠性,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可能意识不到自己长大了,所以那个时候,关键是要提醒,而不是批评,不要骂孩子,也不要说孩子有恋母情结的问题,那会让孩子非常困惑,把他搞得很慌乱,他不知道昨天还是对的东西,今天怎么就错了,他会很失落。

  这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过去的方式父母是很喜欢的,现在关系需要有一些变化,父母很喜欢这样的变化,孩子也会喜欢的。当然,有时候孩子要思考,想想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有一些孩子还会反抗,要跟爸爸妈妈纠缠一下,试试能不能回到变化以前。妈妈要温柔地坚持,要是信息达到了,孩子的变化就会出来。大部分孩子尽管嘴上反对,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增加对妈妈的依恋,内心却会变得轻松起来。很难说孩子的依恋行为不是为了迎合母亲,以为母亲需要才做的,现在当然就可以释然了。关键是信息要传达出来,孩子意识到了,就会慢慢朝独立方面发展。

  其实,很多孩子与妈妈间的依恋的延长是有意义的。社会过于强调学习,忽视了孩子如何建立社会情感与独立的经验,孩子就需要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联结。当然,依恋父母会带来孩子心理发展偏幼稚的副产品,比如现在普遍认为孩子大多偏幼稚,但是幼稚并不是都不好。适当的幼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孩子,减少社会中的应激事件。比如说很多孩子由于单纯幼稚不敢去早恋,不敢去干坏事,不敢抽烟,不敢打架,因为他觉得那些事情是长大做的,现在没长大,做了会让父母难过伤心,这样的幼稚就有一种自我保护色彩。犯罪心理学认为与父母有成熟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后很少犯侵害罪,原因是依恋会让他获得与他人共情的能力,心会软,做不了残忍的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254371/538357753.html

更多阅读

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 不要浪费公司的钱之请保持适当的距离

系列专题:不要浪费公司的钱丰总回到家里,饭也不吃,漂亮的妻子也不理,就蒙头睡觉了。难道是两口子吵架啦!恭喜你,答错了。正确答案是:丰总正在为公司的事情苦恼呢!这是为什么呢?情况是这样的:丰总是一家音响公司的老板,这两天查看全国经销商的

心与心的距离议论文 心与心的距离作文

心与心的距离作文人在身边,觉得遥不可及,人在天边,觉得驻在心间;你在远方,我百般期盼,你往眼前,我十分厌烦;你和我稀薄头不见抬头见,手与手无缘相牵;你和我从没唔面,心与心永恒相连。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得有点迷人的距离。

夫妻秘方:保持适当的距离

  很多人婚姻失败就是夫妻俩相互空间太密,没有独立的个人时间,导致了矛盾加深,从而夫妻关系破裂。最好的婚姻关系,就是一边紧密联系感情,一边适当地保持距离。爱华阅读配图  当你想和家人靠近时,想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通

声明:《保持适当的距离 作文 和孩子怎么保持适当距离?》为网友話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