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故事 从善如流的成语故事

   关于从善如流的成语故事

  【成语】: 从善如流

  【拼音】: cóng shàn rú liú

  【解释】: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成语故事】: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唇亡齿寒的故事 从善如流的成语故事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从善如流指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自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347371/442156852.html

更多阅读

唇亡齿寒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的典故_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典故_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解释】亡:失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历史典故】春秋时候,诸侯征战不断,晋国是当时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晋献公想要扩

唇亡齿寒的意思 唇亡齿寒的意思及出处

唇亡齿寒的意思及出处唇亡齿寒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翻译:“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

唇亡齿寒的典故与寓意 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

唇亡齿寒成语故事 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

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关于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成语】: 唇亡齿寒  【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故事】:  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

声明:《唇亡齿寒的故事 从善如流的成语故事》为网友郎骑竹马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