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在功利境界里的人最苦

  忙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很多人忙着,忙着,就忘却了初心。洪晃说,如无意外,她这个月就退休了。因为女儿跟她不亲,有快乐或忧愁更愿意跟父亲分享,这不是她追求的母亲生涯。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在功利境界里的人最苦

  我的一个朋友说,他有一天如往常穿过机场安检门,看见前面有个父亲,脖子上骑着儿子,父亲在整理行李,儿子俯下身亲吻父亲头顶。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他一路忙着,忙着,孩子已经上大学了,竟然错过了这些美好瞬间。钱有了,声名有了,却丢了儿子的童年。

  成龙大哥,这一生风光无限,尽享荣誉,却在老年时被儿子的行为“扇了耳光”。我观察过网络反应,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果报。房祖名是个好孩子,只是生错了家庭。成龙曾说过,他唯一一次接孩子,但没接到,他去了小学,儿子已经进初中了。

  我们这一生,幸福的根源在哪里?冯友兰曾经说过,人有四个境界。第一是自然人境界,这都不用教;第二个境界是功利境界,人想干些什么,想被别人知道,被社会认可。人温饱以后要富足,富足以后要权力,有权力以后还要有影响力。

  影响力是什么东西?影响力是相传的口碑,你的行为方式得到大众认可或趋同,是值得绝大多数人追随的。于是又来了第三重境界,道德境界。

  很多人功成名就财务自由以后,达不到道德境界,因为他们被名利攻陷了。能力将你带上巅峰,但德行让你常驻那儿。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林肯说的。知道的人不多,大多数有能力的人昙花一现,修得再好些,也就一世富贵,平安辞世,却不能常驻历史,不能在时间长河里留下印记。

  要在时间长河里留下印记,就回到冯友兰先生说的第四层境界,叫天地境界。其精神留存于天地之间,“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光”。这就是这个人是否经得起岁月的检验。

  圣贤都经得起。老子、孔子的思想,直到今天,你读起来,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西方的很多原典,你要想追溯人类的发展,依旧要去反复研读,仿佛与那个已经逝去多年的人对话。这样的境界便是天地境界。

  有天地境界的人,其实是没有时差的。你的子孙和后世人,一直在与你交流和沟通着;没有天地境界的人,就得用道德的标杆要求自己,行为做事谈吐是否合乎“道”,有了这个标准,你自然就会亲贤臣远小人,置身世外而乐在其中,你也不会太忙碌,因为绝大多数不值得你忙碌的人或事,你会分辨。

  最苦的是在功利境界的人,你每天呼朋唤友,你每天高朋满座,你每天被很多人需要,你每天没有时间,你的能力让你达不到无为而治,你做不到出世入世,你分不清此岸彼岸。

  于是,你婚姻反复,情感反复,子女对你不亲,你对父母愧疚。你总是活在奔忙又无限愧疚的日子里,你觉得身边的每个人都得靠哄。你已经拿出你全部时间和精力了,貌似对你不满的人还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你还在这个圈子里打转,只能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你对人生的认知太浅薄。你如果还有时间差,是你德行没有提高,要靠时间来弥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350871/226610751.html

更多阅读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好文,强烈推荐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ppt

随想(274)人生境界之中,含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二种是人生固有的,人的本性决定的;后二种是经过实践、提炼、升华,而达到的境界。自然境界,是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胡遂谈中国古典诗歌与山水自然境界 山水田园诗歌鉴赏

中国古典的诗歌,大多由情、景两端组成,有所谓“情景交融”之说,“艺术意境”之说等等,其余象思与境偕、心物交会等中国古典的文学艺术理论都与这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构成方式极有关系。追溯其缘由,与上古先民时代中国的农业文明生产方式是有

归雁入胡天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七月八日一早,我们出发,目的地是青海湖以及祁连山。一路向西,当日的本地温度是32°,十点多入山西境,午时看到平遥路牌,当时的山西,正在下雨,一路大雨前行至吕梁时,气温已经降到21°,我们大呼凉爽怡人,只是山路难行,更有大车一路陪伴之,堵车之,虽

声明:《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在功利境界里的人最苦》为网友跟过去说拜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