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毋丘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文后各小题。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也。
  
  正始中,俭以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屠句骊所都,斩获首虏以千数。句骊沛者名得来,数谏宫,宫不从其言。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篙。”遂不食□死,举国贤之。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宫单将妻子逃窜。俭引军还。
  
  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诸所诛纳八千余口,论功受赏,侯者百余人。穿山溉灌,民赖其利。迁左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转为镇南将军。诸葛诞战于东关,不利,乃令诞、俭对换。诞为镇南,都督豫州。俭为镇东,都督扬州。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俭与文钦御之,太尉司马孚督中军东解围,恪退还。
  
  初,俭与夏侯玄、李丰等厚善。杨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曹爽之邑人也。骁果粗猛,数有战功,好增虏获,□徼宠赏,多不见许,怨恨日甚。俭以计厚待钦,情限好洽。钦亦感戴,投心无二。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数十丈,西北竟天,起于吴、楚之分。俭、钦喜,以为己样。遂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景王,移诸郡园,举兵反。迫胁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寿春城,为坛于城西,歃血称兵为盟,分老弱守城,俭、钦自将五六万众渡淮,西至项。俭坚守,钦在外为游兵。
  
  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别使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拟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于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大将军屯汝阳,使监军王基督前锋诸军据南顿以待之。令诸军皆坚壁勿与战。俭、钦进不得关,退恐寿春见袭,不得归,计穷不知所为。
  
  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大将军遣兖州刺史邓艾督泰山诸军万余人至乐嘉,示弱以诱之,大将军寻自洙至。钦不知,果夜来欲袭艾等,会明,见大军兵马盛,乃引还。大将军纵骁骑追击,大破之,钦遁走。是日,俭闻钦战败,恐惧夜走,众溃。比至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独与小弟秀及孙重藏水边草中。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都。属封侯。秀、重走入吴。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悉归降。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假节、镇北大将军、幽州牧、谯侯。
  
  (选自《三国志》,有删减)
  
  注:束马县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县车,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沃沮千有余里 过:超过、越过
  
  B.穿山溉灌,民赖其利 赖:依赖、依靠
  
  C.有彗星数十丈,西北竟天 竟:从头到尾跨过
  
  D.众溃。比至慎县比:靠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比:等到。“鳞次栉比”中的“比”才是靠近、挨着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遂不食□死
  
  ②□徼宠赏,多不见许
  
  ③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
  
  A.①而②则③之 B.①而②以③者
  
  C.①乃②以③之 D.①乃②则③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使用。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第①句写句骊沛者得来劝谏句骊王不被采纳,因而绝食而亡,绝食是死的一种方式方法,因此是死的状语,“而”字可以放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作表修饰的连词。第②句根据上下文意思可知,扬州刺史文钦喜欢虚报俘虏人数,企图获得崇尚,两句之间是一种目的关系,表目的的连词,应选择“以”,而不是表顺承的“则”字。第③句理解难度稍大,考生可将这两个字带入原句,加以分析,或许可以发现,放入“者”字,这是个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可译为“那些被毋丘俭和文钦所胁迫的将士”,“者”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之”也可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但它一般是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比如“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B.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C.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D.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比如顶针句和句首发语词。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此句意思为“毋丘俭的儿子毋丘甸任治书侍御史,起初他得知毋丘俭要谋反,于是私下带领家属逃跑到新安灵山上。失败后,毋丘俭的三族被诛灭。文钦逃到东吴,东吴任命文钦为都护”。该句中,“治书侍御史”是一个官职名很容易判别,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同时,作“先时知俭谋将发”主语的是毋丘俭的儿子毋丘甸,而不是“御史”。后一句中“将发”是毋丘俭的动作,而“私出将家属”则是毋丘甸的动作,“将发”和“私出”中间要断开。答案为C项。后面的“钦”是“亡”的主语,其前断开。该点可以用来检查自己断句是否正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丽官吏得来反复劝谏句骊王宫不要侵犯魏国,宫不听劝告,得来不忍见国破家亡,于是绝食而死,全国都很感念他。毋丘俭也对他十分钦佩,下令保护他的妻子儿女。
  
  B.因为诸葛诞作战失利,朝廷下令让诸葛诞和毋丘俭职位对换。东吴太傅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毋丘俭与文钦联合抵抗,加上太尉司马孚统领中军从东部解围,诸葛恪只得撤退。
  
  C.毋丘俭、文钦认为天上出现几十丈长的彗星这是吉祥的征候,借皇太后的口吻,下诏历数大将军司马师的罪,发布天下,举兵反叛。
  
  D.文钦战败后,毋丘俭身边的士兵也逐渐逃离。毋丘俭和小弟秀及孙重三人藏在水边的草中,安风津都尉的部属张属射杀了毋丘俭,将他的脑袋传报京都。张属因此被封为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歪曲文意,毋丘俭并没有下令保护他的妻子儿女,而是下令释放了他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迫胁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寿春城,为坛于城西,歃血称兵为盟。(4分)
  
  ②俭、钦进不得关,退恐寿春见袭,不得归,计穷不知所为。(3分)
  
  (2)陈寿认为

三国志・毋丘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359071/33524481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三国志・毋丘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为网友因为他叫李嘉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