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 立冬起居养生知多少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度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立冬后,我国北方室内开始安置炉火或供应暖气了。漫长的冬季,长时间生活在使用取暖器的环境中,气候本来就十分干燥,使用取暖器使环境中相对湿度大大下降,空气更为干燥,往往会出现上火和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现象。科学研究证明,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0%~60%、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干燥会使鼻咽、气管、支气管黏膜脱水,使其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减弱,当吸人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时不能像正常时那样很快清除出去,容易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居室中要勤开窗通风。不通风的情况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人的正常需要量,引起人的头痛、脉搏缓慢、血压增高。通风可使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换室内污浊空气,减少病菌的滋生。因此,勤开窗很重要。

  立冬时节睡觉前,先用温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擦足心,除了能祛污垢、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作用。

立冬养生 立冬起居养生知多少

  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进行日光浴须注意保护头和眼睛,以免由于过度曝晒引起头晕目眩、倦怠乏力。也不宜在空腹、饱腹和疲劳时进行日光浴,以免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另外,较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和神经兴奋症患者,对阳光有过敏反应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月经期、分娩后一个月内的妇女,进行日光浴时也须注意不可过度曝晒,以免发生意外。另外,立冬时节进行日光浴,应特别注意不可过度曝晒,以免紫外线辐射过度引起人体皮肤衰老,甚至患上皮肤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465771/66506985.html

更多阅读

立冬吃什么 立冬牛羊肉和坚果多吃

  专家提醒,按民间习俗,“立冬”之日要进补以增强体质,这样到了酷寒的冬天里人才不会怕冷。人们可以通过食疗来保健。  背部保暖可助藏阳气  农历上习惯将立冬作为冬天的开始,进入这一时节后,天地万物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

立冬养生 立冬养生 不妨多吃芝麻花生

  今年的11月8日是立冬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教授指出,所谓“立冬补一冬”,此时养生应遵循阳气潜藏的规律,以“养藏”为根本,适当进补,并辅以运动、精神调养。  立冬时心肺气弱,肾气强盛,饮食宜减辛苦,以养肾气。此时宜少吃生冷或

白领吃的养生食品 为什么白领养生要多吃鸡肉

 为什么白领养生要多吃鸡肉爱华阅读配图  为什么白领养生要多吃鸡肉?现代营养学上一直有“红肉”和“白肉”之分,前者指的是猪、牛、羊等肉类;后者指的是禽类和海鲜等,其营养价值要高于红肉。办公室一族养生就要多吃“白肉

食用百合 熬夜人的养生秘方多食用百合

熬夜人的养生秘方多食用百合    对于经常熬夜的人,需要更加补充营养,对此,营养专家推荐了以下一些适合于熬夜后的食疗方:    猪腰炖杜仲    用杜仲25克、猪腰子1个,水适量隔水炖1小时,天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春分养生:多晒太阳 食补首选大枣茯苓粥

  古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就是说,这个时节阴阳平衡协调,人们在保健养生时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注意保持体内阴阳“平和”的状态。  在起居方面,春分节气虽然天气渐暖,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还会有寒流侵袭,且雨

声明:《立冬养生 立冬起居养生知多少》为网友爱是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