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自救常识 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下面就让爱华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1. 雷电灾害与防范

  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 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 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 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11) 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遭受雷击后,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辨别的方法是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兰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法,对雷击导致“假死”人员的抢救,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12) 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自然灾害自救常识 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

  (13) 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14) 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15) 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2. 暴雪、冰雹灾害与防范

  暴雪、冰雹比较常见,虽然不一定会形成灾害,但也应注意保护自己:

  (1) 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减少室外活动,避免冻伤。

  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520371/672655927.html

更多阅读

地震自救常识 谭千秋死亡图片

地震自救常识——简介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

火灾逃生自救常识 家庭火灾逃生九个自救常识

爱华阅读配图  家庭火灾逃生九个自救常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要切记火灾逃生中的速度极为重要。平时在家里有反锁大门习惯的家庭,一定要把钥匙放在所有成员都能在紧急情形况下第一时间拿得到的地方。  

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我们要掌握地震自救常识,尽可能的规避风险。那么,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呢?接下来,爱华网小编跟你分享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四

水灾逃生与自救常识 洪灾逃生自救常识 水灾自救逃生方法

  洪灾逃生自救常识有哪些呢?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洪灾逃生自救常识,欢迎阅读。  洪灾逃生自救常识  洪灾来临前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

小学生自护自救常识 地震时的自救常识 地震自救自护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时的自救常识有哪些呢?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欢迎阅读。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

声明:《自然灾害自救常识 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为网友浮夸若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