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形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折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560771/503840290.html

更多阅读

宋代朱熹《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注释

宋代朱熹: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

朱熹《观书有感》(二) 观书有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但朱熹诗的旨意并不仅仅是描绘自然的景色,而是借景物的描写表达一定的哲理。《宋诗鉴赏词典》是这样说的:“

百丈山记朱熹的翻译 朱熹《百丈山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通篇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原文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

声明:《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为网友终究还是孩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