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暑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

  虽然已过立秋,但白天仍然很热。其实,通常所说的“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几个节气。入秋后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逐渐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因而天气会逐渐干燥,草木渐枯,人也感到干燥。

 

  燥是秋的主气,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初秋仍有夏的高温,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此时感染到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损害人体的津液。症状是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甚至发烧至高热。秋燥所致咳嗽时间较长,难以治愈,使人生畏,假若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低下,对炎热的气温不能很好适应,体温调节中枢发生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还是很易使人发生“中暑”。

 

 

小心中暑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爱华阅读配图)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在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而“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由于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在当前躲避秋老虎之时,白天气温很高,但往往昼夜温差加大,一热一凉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

 

  伤阴暑会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饮食上要多饮水,每天至少饮1000毫升以上;

 

  立秋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

 

  立秋每天吃1—2个梨、西瓜、蕉类、山竹等凉性水果;

 

  立秋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还要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564871/890806859.html

更多阅读

立秋怎么能要吃西瓜 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

   立秋就要来了, 立秋有吃的习俗?那么,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呢?这样从两个典故说起。  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

立秋养生吃什么 立秋后养生吃什么

  立秋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慢慢转入秋季。立秋后养生吃什么呢?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哪些水果蔬菜适合立秋后吃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立秋后养生吃什么。爱华阅读配图  立秋后养生吃什么?  立秋后暑去凉来,是秋

肺热咳嗽 立秋后谨防宝宝肺热咳嗽及防痱

  立秋后还热吗?天气正值暑热,很多人都盼着立秋的到来,希望立秋过后没那热,然而立秋之后还是热,尤其是家有小宝的家长们要注意此时宝宝的保健知识,特别要谨防宝宝肺热咳嗽,同时立秋之后宝宝的防痱工作,家长看看到底要注意哪些点?  立

立秋养生吃什么 立秋养生要注意什么

  秋天即将来临,气候逐渐变凉爽。不过,立秋之后暑气一时间还难以完全消散,仍然会比较热,所有民间有“秋老虎”的说法。爱华阅读配图  当心“秋老虎” 立秋后仍要防暑  立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

消毒柜关机后还会加热 立秋后还会热多久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坊间有秋老虎一说,立秋,并不表示立刻暑去凉来。那立秋后还要热多久呢?爱华节日知识配图  立秋后还要热多久?2015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4:01:23,农历2015年六月(小)廿四。立秋

声明:《小心中暑 立秋后要小心“阴暑”》为网友依旧霸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