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是怎样形成的 哮喘如何形成的 哮喘如何自我救护

  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那么你对哮喘的形成原因了解多少呢?一起和爱华网小编来看看哮喘如何形成的吧!

  哮喘的形成

  遗传因素哮喘与遗传的关系已日益引起重视,根据家系资料,早期的研究大多认为哮喘是单基因遗传病,有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也有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目前则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约在70%~80%,多基因遗传病是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多对致病基因共同作用所致,这些基因之间无明显的显隐性区别,各自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弱,但有累加效应,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所以,支气管哮喘是由若干作用微小但有累积效应的致病基因构成了其遗传因素,这种由遗传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称为易感性,而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并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患哮喘的可能性则称为易患性,遗传度的大小可衡量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大小,遗传度越高则表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大小,遗传度越高则表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越大,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在一个家系中,患病人数越多,其亲属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

  哮喘的重要特征是存在有气道高反应性,对人和动物的研究表明,一些遗传因子控制着气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章晓冬等采用组织吸入法测定40例哮喘患儿双亲及34例正常儿童双亲的气道反应性,哮喘患儿双亲大多在不同程度气道反应性增高,PC20平均为11.6mg/ml,而正常儿童双亲的PC20均大于32mg/ml,说明哮喘患者家属中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故气道高反应性的遗传在哮喘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可能存在有哮喘特异基因,IgE调节基因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基因,常染色体11q12q13含有哮喘基因,控制IgE的反应性;近几年国外对血清总IgE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认为,调节总IgE的基因位于第5对染色体;控制特异免疫反应的不是IgE调节基因,而受免疫反应基因所控制,免疫反应基因具有较高的抗原分子的识别力,在小鼠实验中证实免疫反应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的MHC区域中,有研究表明,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HLA区域的DR位点也存在免疫反应基因,控制了对某种特异性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所以,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受IgE调节基因和免疫反应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中的细胞受体的不同敏感状态,某些酶的先天性缺乏等可能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总之,哮喘与遗传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探讨,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

  哮喘的病征

  1、缓解期可以毫无症状。

  2、发作前可能出现前驱症状:鼻塞、喷嚏、眼痒、肩胛骨间不适、莫名的恐惧感等。

  3、发作可以毫无诱因,亦可以被某些诱因诱发。

  4、典型的发作症状:胸闷、咳嗽、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紫绀。数分钟内症状达到最严重程度。夜间~清晨出现或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5、部分患者只有干咳(称为“咳嗽变异型哮喘”);部分患者有大量黏液痰,痰液甚至极度粘稠难以咳出。

  6、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可自行缓解,或经药物治疗缓解。这说明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reversibility)。可逆性的定量含义指的是FEV1的快速改善(吸入短效β2激动药)或持续改善(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改善指的是与治疗前相比,FEV1相对值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如果采用PEF,则改善指的是吸入短效β2激动药后,PEF相对值增加≥20%,或者绝对值增加≥60L/min。

  7、易变性(variability)是哮喘的另一个特点,指的是症状、肺功能等不断变化。可以是昼夜变化,也可以是日间、周间、月间、季间变化。

  8、儿童时期发病的哮喘患者,到了青春期似乎有自发缓解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发的几率逐步增加;儿童时期就有持续、严重哮喘者,其成年期再发的风险更高。成年期的哮喘(包括成年时期起病和成年时期再发的哮喘),通常会反复发作;发作的程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但对某个给定的个体,每次发作的程度大致相同。

  哮喘的自我救护

  哮喘发病较为紧急,而患者发病时大多情况下是在医院之外,此时患者自己或家人对病情的处理显得十分重要。患者平时应随身携带几种扩张支气管的气雾剂,如β2受体激动剂类(喘乐宁、喘康素、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抗胆碱药类(爱全乐气雾剂)等,以备不测。哮喘急性发作时,首先应保持镇静,不要惊慌紧张,就地或就近休息,并立即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气雾剂约2-4喷,必要时可与爱全乐等药同用。此后依据病情可以每20分钟重复一次;1小时后若仍未能缓解,应口服缓释茶碱类药(舒弗美、葆乐辉等),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如必可酮400ug 左右,并继续每间隔4小时左右吸入一次β2受体激动剂,必要时可以去医院就诊。

  除药物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疗法。如以指代针,揉压按摩双侧合谷、内关、风池、天突、膻中等穴位,对缓解病情有一定帮助。还可以用力做吞咽动作数次,对有的患者会有所裨益。

哮喘病是怎样形成的 哮喘如何形成的 哮喘如何自我救护

  哮喘病人每遇病情发作时, 总感觉口干、咳嗽、胸闷、气短、腹胀、出汗、呼吸困难。严重时,因呼吸肌肉强烈收缩,气道粘液分泌增多,通气功能失调,造成身体缺氧,病人两肩耸起,行走艰难,心情沉重,情绪烦躁,非常痛苦。因此,哮喘患者应树立坚强意志,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保持情绪乐观稳定每当急性发病时,首要问题是情绪必须乐观稳定,千万不要紧张,尽量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因为心情过于紧张,会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氧的消耗量增加,容易加重缺氧。如心清稳定,全身肌肉也会随之松弛下来,呼吸亦渐渐趋于平稳,病人会感到轻松舒服。

  养成随时饮水的习惯哮喘发作时,呼吸加快,出汗较多,体内水的需求必然较正常人为多,缺水可致使气道内分泌物变得稠粘,难以顺利喷出,呼吸道受阻,加重了缺氧并使排痰困难。因此有必要养成随时饮水的习惯,尽量多饮水。如晨起后、夜醒时、晚睡前,以及白天都要随时注意饮温开水。

  学会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就是呼吸时,全身放松,用口呼气,用鼻吸气,呼气时瘪肚子,吸气时鼓肚子。呼吸要均匀、慢而细长,气沉丹田。要尽可能深呼吸。通过腹式呼吸,可调动中下肺部肺泡,加强呼吸深度,可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与血液循环,促使全身肌肉松弛,减轻支气管痉挛,缓解喘息症状。

  坚持散步及慢跑锻炼通过散步及慢跑的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强肺部呼吸功能,使肺泡能有足够的活动,有效地增强肺组织弹性,提高肺泡张开率,从而增加肺活量。由于散步与慢跑均具有时间长、速度慢、距离远的特点,呼吸加深、加快,肺肌上下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致使小支气管扩张,进而增加氧气的吸入与交换,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同时,锻炼时全身都处于放松状态,小支气管痉挛亦随之缓解,哮喘症状亦得到改善。

看过“哮喘如何自我救护”的人还看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612671/157856790.html

更多阅读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简介冰雹,人们常称为雹。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重

眼袋是怎样形成 眼袋是怎样形成的【眼袋】

脸上长出了眼袋不仅仅会影响美观,而且会显得整个人没有精神。一般来讲,眼袋的形成与平时的生活习惯不良有关系,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眼部血液循环不畅,眼睛过度疲劳等等。想要消除眼袋,让你的眼睛炯炯有神,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了。眼袋是

雾是怎样形成的50字 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  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

中医治疗癌症病案 癌症病中医怎样形成的

  癌症的发病原因,目前仍在深入研究之中,但大量的监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许多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爱华网小编给你分享一下癌症病中医怎样形成的吧。  癌症发病的外部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这类因

贝壳是怎么形成的 贝壳是怎样形成的 贝壳的形成方式

  贝壳是生活在水边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那你知道贝壳的形成方式吗?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贝壳是怎样形成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贝壳的形成方式  贝壳的数量、形状和结构变异极大,有的种类具有1

声明:《哮喘病是怎样形成的 哮喘如何形成的 哮喘如何自我救护》为网友随丶而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