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

  凡是称得上创造的事,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或是与传统观 念格格不入的;它的发展是艰难的,需要长期、反复地探索和研 究,甚至还要与世俗偏见作斗争。另一方面,由于当代科技高度 发达,要使今日的研究有所突破,并走上发明创造之路,那就更 难了。为此,往往需要群体协作,相互帮助;一个人关在实验室 里创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基于以上原因,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幼苗,就务必要培养他们 优良的非智力心理品质,要使孩子养成勇敢、坚韧、独立、专 注、乐观、开朗、敢于冒尖、珍惜时日和群体协作、不怕困难等 性格品质。而这些性格品质只有从小培养才有效果,才可能变为 人格的一部分。

  如果孩子身上集中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心理品质,那么孩子就 是一个创造型人才的好苗苗,他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而灿烂。 这与那些被动学习、应付考试、为分数而奋斗、离开老师的布置 和督促就无所适从的孩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幼苗。教育者务必 要把孩子引上善于创造的人生之路。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小学生的假期是培养他们创造性品 质的极好机会,它的重要作用决不亚于课堂教学。假期生活如同 雏鹰腾飞的一翼,且是偏重于创造教育的一翼,家长和老师万万 不可疏忽。

  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有如下特点,这也正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幼 苗不可缺少的条件:

  1.假期生活极富有自由性,不受课堂形式和集体纪律的束 缚。这正好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制力和进取精 神;也可以让他玩自己爱玩的有趣有益的游戏,做自己爱做的有 趣有益的事情,学自己爱学的有趣有益的内容,这样他就能在极 其快乐的精神状态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来;假日生活也 非常有利于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长,显现潜在的素质,形成一个人 的个性特色和个性特长。全国小学生数以亿计,各有各的遗传素

  质、成长环境和教育优势,也各有各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 性格特点,假期正好因势利导(也是因材施教),养育出各个领 域、各个方面、各式各样的创造型人才幼苗来。

  2. 假期生活极富有广阔性,不受教材和系统教学的限制,又 能把课本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就既 巩固校内所学,又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培养技能,增长能力,缓 解孩子平曰的紧张情绪,准备好下个星期或下个学期的学校生活。

  例如,暑假可以在荡漾的碧波中游泳,在婆娑的绿荫下纳 凉,看繁星闪烁的夜空,听新奇有趣的故事和见闻;寒假可以堆 雪人,雕冰灯,在雪地里捉麻雀,也能自由地做智力趣题,下 棋,集邮,做工艺品,还能围着炉子阅读心爱的读物;至于一年 四季的双休曰与众多节曰,生活既能斑斓多彩,也能让孩子深人 一个项目作如醉如痴的求索……只有假日才能为孩子提供学习创 造的宽阔空间和富余时间,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珍惜这金子难买的 时曰。

  3. 节假期还具有交际性,是与同学、亲戚、朋友、邻居、伙 伴自由来往的好机会。其间既能协作活动,一起学习,集体游 戏,发展交往能力;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评价人和事,培 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总之,我们要用孩子小学生活中1000多天的美好假期,编织 一只美丽的人才摇篮,以此哺育出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659971/867518629.html

更多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教学反思习惯培养是具体、微观的,教师必须从小处着手,从日常看上去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抓起。  如: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注意言传身教。学生耳儒目染,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其良好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孩子更加有效地学习、更加有效地吸收知识,这不仅是为了配合学校教育,更是让孩子终生受益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意义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到底有什么意义  首先,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  其次,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自己的事情自

声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为网友凹特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