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将于8月底前后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首只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债券,这是财新记者从多个渠道确认的消息。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分享SDR债券的最新信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银行将在中国发行首只SDR债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官员告诉财新记者,此次发行的SDR债券属于非官方部门发行的SDR计价证券。此类SDR债券理论上可以在任何市场由任何主体发行;由该国际开发机构发这只市场SDR债券,好处在于这是一家评级信誉较高的机构,能获得目前理论上能拿到的最低利率水平。
与发展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类似,发展SDR计价的债券市场关键是相关市场主体、机制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前述IMF官员表示,要把市场培育起来,需要有不仅一只债券发行,最好是相对频繁地发行,或者第一批即发行不同期限的债券——由不同机构或同一个机构发都可以。这样才能发展出收益率曲线,让投资者对持有较长期限的SDR债券有信心。
财新记者同时获悉,世界银行之后,还陆续会有SDR债券发行。目前已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机构表达了发行SDR债券的意向。
SDR债券发行消息
市场初建,发债成本无疑会相对高昂,债券利率须加溢价才会有市场需求。前述IMF官员比喻道,就像从会场去机场,如果路上没有灯,上路的第一辆车必须开得很慢;待建好灯,后来的车就可以正常速度行驶。
这一初期成本将由各方共同分担,但随着市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增加,这些成本也将逐步消化。
正因为如此,在投资者方面,官方部门和国际金融机构在初期可能更具有吸引力,私人部门对SDR债券这一全新市场“胃口”的培养还需时日。不过,先行者既有成本,亦有潜在优势。前述IMF官员指出,市场的架构和规则无疑是由先行者制定的,如果这个市场能够真正建起来、变得可盈利、人们愿意将资产放在该市场中,那么先行者可以在该市场中占得很大先机。
市场培育的挑战无疑存在。SDR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IMF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历史上,上世纪70年代曾出现过SDR债券。到1981年共有总额达5.63亿SDR的SDR计价债券发行。不过,随着80年代初美元由弱转强,投资者对资产的货币分散化需求衰减,此后再没有SDR债券发行,这一市场逐渐淡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人民币加入SDR只是第一步,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是今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主推的领域之一,其中增强SDR的作用是重点所在。
信用等级调整对债券价格影响愈加显著
在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而信用评级是为投资者独立、客观、公正地揭示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信用评级可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理论上讲,如果债券信用评级对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则当信用等级发生变化时,债券价格或债券到期收益率就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通过研究债券信用等级调整对债券价格是否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评判市场投资者对信用评级结果的认可程度,并可以以此作为对信用评级结果的一种检验。
联合资信从2013年起开始采用事件研究法建立模型,通过计算债券的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AAR)以及债券的累积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CAAR),来实证分析我国债券市场中债券级别变动对债券价格的影响。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中很大一部分债券交易不活跃,债券价格波动较大,导致不合格样本较多,并且信用等级上调的债券数量远高于信用等级下调的债券数量,使得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持续开展这种检验,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债券发行主体级别和债项级别发生变化的情况仍然较多,且受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和外需疲弱等内外因素影响,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逐渐暴露,多只债券的信用等级出现了跨级别下调的情况。本文仍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13-2014年度我国债券市场中债券信用等级变化对债券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