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还在壳牌公司做校园招聘,而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创业了。
做的事情本身倒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原来是为了公司做,现在是为了自己做。
一直想写点儿什么给将要走出校园的同学们——不管大家将要毕业还是要参加暑期实习。
六一刚过没多久,就先从小时候说起吧。
每 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忆: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谈理想。每当老师问起“将来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诸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 这样的字眼。虽然前些天媒体也报道了一个小女孩儿长大后想当城管——便可以对父母这样的小商小贩好一点,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六一的时候收到一个长我几岁的(前)同事的短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渴望长大,长大后又会留恋小时候的纯洁,但愿每个人都童心未泯”。
可“但愿”只是愿望,如果再对大学生们问起“毕业后你想做什么”这样的问题,答案通常会是“白领”、“公务员”,或者“我不知道,边走边看”吧。
不知道这些年是成长了还是退步了。
前两天看法国网球公开赛,有一个挺打动人的广告——一款名表,邀请阿加西和格拉芙出演,帮助各种肤色的小朋友读书、画画。打动我的不是网球巨星的慈善行为,而是小朋友们说的四句话:
I learn to learn,
I learn to respect,
I learn to find my way,
I learn to be myself.
尤其最后两句,可以一下把我们拽回十几二十年前,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能像那些小朋友一样自信的说“我学会了走自己的路,我学会了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可能比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多数同学年长一点,但也终究逃不出八零后的整体生态特征——
在父母乃至祖辈人的呵护下,从小专心致志一心向学,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上一所好大学——其他事情都在其次。至于“走自己的路,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这类问题,都“等考上大学再说”。
而到今天,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同学,多数人可能已经拿到工作或者出国的offer, 或者已经取得继续读书的资格。但不管你拿到的是年薪几十万还是月薪几百,不管你将去海外名校读书还是到一所国内三流院校继续学习,不管你毕业之后就能立刻 买房买车还是每月得算计着怎么租房和坐公交,在终于可以“自立”的时候,再也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站在各位同学的立场,如果实际工作经验很少,你也许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都没有经历过,怎么判断那是不是我想要的?”
这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