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子的传说 端午吃粽子的来历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

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不同味道的佐料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端午吃粽子的传说 端午吃粽子的来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858371/369555554.html

更多阅读

软糯醇香的肉粽的做法端午肉粽怎么做 蛋黄肉粽的做法

更多趣事,尽在微博or轻博软糯醇香的肉粽子的做法端午肉粽怎么做。最喜欢吃的粽子,就是肉粽了,糯米吸足了肉香,肉滋味醇厚不油腻,非常登对的组合。记得每次去广州玩,住在万菱广场附近,在人潮攒动的闹市中,离状元坊不远,隐匿在一条小巷子里,有

魔绳端午肉粽 端午必吃的鲜肉粽--附详细的粽子包法

南方人爱吃鲜肉粽,在国内,每逢端午节妈妈总会包鲜肉粽给我们吃。在煮粽子的时候,满屋飘溢着粽叶的清香味。到吃时,一咬开那软软粘粘的糯米,就能见到一大块肉,肥肉在煮的时候都已经化了,所以吃到嘴的就是香香的瘦肉,那个满足和开心啊。以前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

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原料:糯米粽子的配料:、粽子叶粽子的做法:1、把粽叶排好后,弯成图片上的圆锥形。注意底下一定不可以漏哦!!要尖尖的才行,而且弯好后用手捏住别让它散开。2、放一勺米进去,再放一块肉,再盖一层米

声明:《端午吃粽子的传说 端午吃粽子的来历》为网友书煮日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