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无知、无名、无钱、无爱等各种无,我只是从来不因这些“无”而自卑,因为无知,所以我才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是可能,我学习的方向,和大众要求的不同,所以,在世俗的眼里,我的学习,也是娱乐。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这么不求上进的人,怎么还能为人师表。在知识的疆域,我的所求,没有边界,如果必须说有,是生命的尽头。
爱华阅读配图
◎ 冯友兰提出“人生四境界说”,这是他对哲学的一大贡献。我们可以尝试对此说稍加拓展:一是生物境界——最低的境界,温饱食色而已,是乃凡人;二是功利境界 ——名誉、金钱、地位和权力,是乃俗人;三是认知境界——“宁愿找到一个因果解释,而不愿获得波斯王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语),是乃高人;四是道德境界——道德完美,上不愧怍天地,下不辱没先人,中不违背良心,是乃完人;五是宇宙境界——超越凡俗,融入宇宙,不图得失,不计生死,是乃超人。所以,人格的第二意义是人生境界意义——人生价值追求达到的境界决定人格的高低。
◎ 任何行业,只有真正沉浸其中,你才能成功,而要想沉浸进去,就必须深层次地掌握这个行业的方法论知识。书读到最后,无外乎读思维。
◎ 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我们都是一样的平常之人,和光同尘,在世沉浮,悲喜交集。对于与我们个人境遇不同的人,能给予的最高尊重或许就是视若常人,安然待之,不刻意地显露同情,不急切地播撒自以为是的善意,我们只是一起分享生命的喜悦。
◎ 无条件地接纳一个不符合自己标准和理想的人,真的需要深刻的智慧与爱。我的不再完美反而带来了成长的契机,并且放下了肤浅的执著,也使我更能体会人们因理想和标准而造成的压力与紧张。
◎ 正是因为你内心没有爱,所以你不停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满自己。这种爱的缺乏就是你的孤独,而当你看到这个真相,你就再也不会试图用外在的人或事来填补了。
◎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