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2016湖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6湖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目(一)1、( )不是市场经济主要规律。
A、价值规律 B、竞争规律
C、调节规律 D、供求规律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指( )。
A、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2016湖北省公务员真题 2016湖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http://img.aihuau.com/images/c/07083004/0819043007080082861619.jpg)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简单劳动和社会劳动
3、为了防止两极分化,规范收入分配不宜采取( )。
A、取缔非法收入 B、清理不合理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实行平均分配
4、法是由制定或认可,并具有( )的社会规范。
A、特殊效力 B、普通约束力
C、一定强制力 D、特定效力
5、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 )。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之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之后
6、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先后定都于南京和北京,这个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016湖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参考答案1、【答案】C。点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市场流通的特有规律,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三大规律。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B。点拨:劳动二重性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
3、【答案】D。
4、【答案】B。点拨:法是由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法的基本特征是法所独具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种种重要属性。它包括:(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强制力保护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5、【答案】B。点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6、【答案】C。点拨: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故本题答案选C。
2016湖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目(二)1、大学生孙某隔壁寝室的同学韩某、姜某到孙某寝室强烈要求孙某打开电视观看足球比赛,孙某只好照办。由于质量问题,电视机突然爆炸,孙某、韩某和姜某三人均受重伤。关于三人遭受的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孙某可以要求电视机的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
B、孙某可以要求韩某、姜某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韩某、姜某无权要求电视机的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
D、韩某、姜某有权要求孙某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贾某因装修房屋,把一批古书交朋友王某代为保管,王某将古书置于床下。一日,王某楼上住户家水管被冻裂,水流至王某家,致贾某的古书严重受损。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某具有过失,应负全部赔偿责任
B、王某具有过失,应给予适当赔偿
C、此事对王某而言属不可抗力,王某不应赔偿
D、王某系无偿保管且无重大过失,不应赔偿
3、丁某欲放火,将火点燃后,突然后悔,赶紧呼喊人,众人将火扑灭。丁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4、侵占、集体或他人的财产,首先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是( )。
A、赔偿损失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D、折价赔偿
5、于某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行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赵某正登车检查时,于某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赵某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于某为摆脱赵某,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检查人员赵某头部着地身亡。于某对检查人员赵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6、万某将与其有私仇的曹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关某路过,见曹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所带手机、钱物偷走。本案中( )。
A、万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关某构成抢劫罪
B、万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关某构成盗窃罪
C、万某、关某构成共同抢劫罪
D、万某、关某构成共同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2016湖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侵权责任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故本题答案选A。
2、【答案】D。解析:《合同法》第374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B。解析:放火罪是一个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故意放火的行为,使易燃物独立燃烧即为既遂,事后的弥补行为不会使犯罪形态逆转。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117条规定,侵占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直接故意是明知会发生不好的后果而希望其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会发生不好的后果而放任其发生。本题中于某明知会导致检查人员伤亡仍然急刹车,放任结果的发生,为间接故意。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B。解析:万某的行为无疑构成故意伤害罪,关键是关某的行为如何认定,主要考查了盗窃罪和抢劫罪的区别,此时要注意盗窃罪是秘密窃取,采取使受害人不易察觉的方式进行,而抢劫则是利用暴力或其他手段明抢,关键是受害人主观上是否能认识到违法行为正在进行。本案中曹某已经不省人事,关某的行为是盗窃而非抢劫。故本题答案选B。
看过“2016湖北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