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从教多年,我发现意志品质差是当今青少年的主要缺陷之一。娱乐没有节制,体育锻炼不能坚持,遵守纪律不能持久,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热情忽高忽低-一遇障碍便鸣金收兵,一旦陷入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或者网络世界之中便难以自拔……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的坚强的意志。”可见,锻造未成年人坚强的意志品质非常重要。可是学生以往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家长那里得到的这方面的教育都不少,直来直去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效果肯定不明显。《读者文摘》上的一则消息给我启发很大:很多公司的老总发现,在教育员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时,无论怎么激动人心的言语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反而给员工讲一些成功的故事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此,很多公司的老总甚至专门参加“如何学会讲故事”的培训。
“讲故事”的教育方式对成年人都这么有效,对这些喜欢听故事的的学生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于是我准备实施我的“故事改造计划”.
初三的学习是紧张的,开学不久,很多学生受不了这种压力,叫苦连天,把学习当做苦差,有的甚至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作为九零一班的班主任,我意识到:我该“行动”了。第一节班会课上,我一进教室就说:“首先,我给大家讲一故事。”原本“面无表情”的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教室里突然变得很安静。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小村庄,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沙漠。肯莱文问那里的人,为什么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每次都是转回到原地来。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一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原因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颗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后来,阿古特儿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是沙漠的人。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立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铜像的底座上刻着这样一行文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接着我告诉学生:在我们的生活途中,也有这样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并不是因为那沙漠太大,大到我们根本无法走出去,而是我们没有选定方向。
人要改变命运,创造新生活,除了需要一种勇于追求的顽强精神,还应该选定人生的方向。那么,我们大家的方向在哪里呢?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有个同学,原来成绩很不错,但是由于他不堪忍受初三学习生活的辛苦,还没有毕业就去读技校,读了一年后就去打工。可是过了不久,又回到了我们学校。他说:“到社会上才知道知识的价值。在我打工的地方,有学识的人,他们的生活和我们工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每天工作是八小时制,而我们,通常是工作十二小时以上;他们双休我们还要加班;他们做的大都是管理、产品研究,要么到处转转,要么坐在电脑前,看起来很轻松,而我们要像机器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常常是精疲力尽;他们的薪水是我们的几倍;甚至连吃饭的地方都不一样……所以,我下了决心:再回学校把书读好!”
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我说:他就是上个星期到九零三班的李文同学,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和他交流一下。学生听完议论纷纷。我趁机说:通过李文同学的事例,同学们现在看清方向了吗?学生都沉默下来了。接着,我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美洲鹰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上,由于美洲鹰的价值不菲,在当地人的大肆捕杀以及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下,美洲鹰终于绝迹了。可是,近年来,一名美国科学家,美洲鹰的研究者阿-史蒂文,竟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美洲鹰。这一惊奇的发现让全世界的生物科学家对美洲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一只成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3米,体重达20公斤。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驰骋在海洋上空的庞然大物,竟然能生活在狭小而拥挤的岩洞里。阿-史蒂文在对岩洞的考察时发现,那里不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试验与岩石之间的空隙仅0.5英尺,有的甚至更窄。那些岩石像刀片一样的锋利,别说是这么大就是一般的鸟类也难以穿越,那么,美洲鹰究竟是怎样穿越这些小洞的呢?为了揭开谜底,阿-史蒂文利用现代科技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鹰。他用许多树枝将鹰围在中间,然后用铁羹藜作成一个直径0.5英尺的小洞让它飞出去。美洲鹰的速度迅速无比,他只能从录象的慢镜头上细看,结果发现它在钻出小洞时,双翅紧紧地贴在肚皮上,双腿却直直地伸到了尾部,与与同样伸直的头颈对称起来,就像一截细小而柔软的面粉条,它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轻松地穿越了羹藜洞,显然,在长期的岩洞的生活,它们练就了能够缩小自己身体的本领。
在研究中,还进一步发现,每只美洲鹰的身上都结满了大小不一的疤,那些疤也跟岩石一般坚硬。可见,美洲鹰在学习穿越岩洞的时候也受过很多伤,在一次又一次的疼痛中,它们终于锻炼出了这套特殊的本领。
我说道:千万年来,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如果想不被淘汰,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改变自己的方式,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尽管“缩小”自己的过程千难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大生存空间。人不可能都生活在自己的意愿之中,只能是生活在对环境的适应之中。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苦很累,那是为了我们日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认为,我们应当吃苦吗?
学生此时显得有些激动,纷纷在下面小声议论著。我想,我要趁热打铁,最后,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三个砌墙工人在砌墙,有人看到了,问其中一个工人,说:“你在做什么?”这个工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于是他转身问第二个人:“你在做什么呢?”第二个人说:“我在建一幢漂亮的大楼!”这个人又问第三个人,第三人嘴里哼着小调,欢快地说,“我在建一座美丽地城市。”
我又说:我想第三位砌墙工人的命运大家可能会猜到,他成了前二位的老板。在快乐中做事,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平凡的事情,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身处的环境,哪怕你现在只拥有一个砌墙铲,你也要感谢命运----原来它是上帝有意送来的。用心体味人生,在简单中自然会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姑且不论三个人的命运如何,单是看到第三个人工作的态度就非常令人钦佩。如果都象第一个人,愁苦地面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我想再好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同样平凡的事,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甚至很辛苦,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艰苦的环境中构筑自己的梦想,我想又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以克服呢?面对学习也是这样啊!
这一节课,我通过讲故事,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然后,告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最后,通过故事启示学生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节班会课后,学生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我感受到了他们都在默默的努力。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不断收集一些小故事,每当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我就对“症”下药,而且往往“疗效”显著。
后记: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关键在于:第一,要精选故事。所讲的故事必须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还要生动引人,并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深浅程度要符合学生年级、年龄的特点。第二,要做好铺垫。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据此必须渲染好气氛,奠定好基础。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故事不宜太长,最好是短小精悍。故事涵义可让学生自己体会,不用说得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