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的由来50字 红包的由来

  蛇年春节过去了,除了满满的祝福,另一大收获莫过于一个个大红包了,不过,你知道红包的由来、红包的来历是什么吗?

  红包的由来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礼金。是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每年春节期间有发红包的习俗,部份地区是已婚者发给未结婚的亲友。发红包的习惯一般只存在于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之间。

  红包的来历 红包的传说

  古时候,在大年三十晚上一种叫做“祟”的小妖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老年得子异常宝贝,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祟”半夜来袭被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吓退,事情流传开后,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红包的由来50字 红包的由来

  红包的历史沿革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宋元以后,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如今长辈给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春节发红包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由来大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924471/899720157.html

更多阅读

“她”字的由来 国庆节的由来200字

“她”字的由来 (转载)她字的由来“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

端午节的由来50字 端午节的由来100字

端午节的由来100字古代,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叫屈原。被某国追杀,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不惜自记的生命,屈原就跳进大江以死来抗争。果然,百姓合作吧追杀屈原的国家打败了,百姓为了纪念屈原,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

国庆节的由来故事100 国庆节的由来50字

国庆节的由来50字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600字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600字:端午节由来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

春节的由来作文2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压岁钱的由来

春节作文200字:压岁钱的由来五(1)班阮繁强过年了,我们小孩给长辈拜年时,长辈们都会给我们压岁钱,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给压岁钱?这个风俗为何来?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的晚上出来摸熟睡小孩的头,小孩醒了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便

声明:《红包的由来50字 红包的由来》为网友醉迴三笙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