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进补 立秋饮食少辛多酸慎进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立秋节气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夏秋养阳”的转折点。因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秋季养生具体到人体脏器而言,一定要重视养肝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此时应补却不可乱补。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主要是夏天的困乏延续到秋天而导致的。要消除秋乏,最好的方法是适当运动。立秋后虽然三伏天在即,闷热的天气依然比较多,但热浪有所消退,早晚气温相对低,因此可以在早晚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否则更容易感到困乏。

  立秋后不要贪凉,长时间吹空调、风扇,或是在比较凉的夜间睡凉席,都可能导致局部酸疼、腹泻等问题。而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很容易因受凉而复发。

  在立秋过后,很多“苦夏”的人,食欲逐渐好转,便开始贴秋膘。不过她特别提醒,不要急着贴秋膘,因为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从炎夏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尤其是那些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慢性中风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肉食太多。

立秋进补 立秋饮食少辛多酸慎进补

  肥胖的人,因为夏天吃了油腻、辛辣的食物,身体内就会有痰湿,而秋天偏燥,是去痰湿最好的时候,所以这类人不应刻意进补,吃的食物要清淡一些;身体瘦弱的人,在秋季的时候,要阴阳双补,平时吃些牛、羊肉,药物上可以吃些温阳的药物;阴虚体质的人,如大病初愈的人,不适合温阳,应该滋阴补气,可以吃些菠菜、青菜或者山药。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及油炸食物,适当多吃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067271/461321883.html

更多阅读

iphone6s经销商进货价 经销商复制少吃多餐的进货模式

     这几件是新款,刚刚到的货,而且都只有一件,不参加今天的活动。”在杭州银泰一个边厅品牌前,营业员热情地招呼顾客,“下周还会到一批新款,到时可以再来看看。”经历今年春夏一场恶仗后,不少经销商正打算将这种“少吃多餐”的进货

秋季进补 秋季进补“排毒餐”

三联食疗养生配图秋季进补“排毒餐”人在经历夏季炎热和冷饮的“冰火两重天”后,脾胃功能往往会减弱。如果此时贸然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状态的消化系统不堪重负,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腹泻等症

冬至进补 冬至饮食进补有哪些讲究?

   吃三种功能的食物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

保肝护肝的药 易善复 春季进补护肝保肝小菜单

  “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传统医学认为,春气通肝,即春季与五脏的肝脏相对应,易使肝气旺,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这也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易在春天复发的原因之一。春季进补、饮

冬季进补吃什么好 秋季进补吃什么

   秋季进补吃什么好呢?秋天吃蘑菇可预防肿瘤,吃苹果有助抗氧化,吃核桃能养肝补肾,吃鱼肉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现在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秋天进补的饮食心得。爱华阅读配图  1、海藻:促进细胞膜流动  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声明:《立秋进补 立秋饮食少辛多酸慎进补》为网友剑鎮山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