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的意思 吾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

枕戈待旦的意思 吾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释读】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072771/60701602.html

更多阅读

“哀兵必胜”的“哀”是“悲哀”的意思吗? 哀兵必胜的意思

不是。“哀兵必胜”语出《老子·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哀兵”即由此中提炼而来。对“哀兵”最常见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的解释 ,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这两部词典把“哀”解释为“

自相矛盾的道理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及道理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楚国有个卖

博而不精的意思 博而不精的成语故事

   关于博而不精的成语故事  【成语】: 博而不精  【拼音】: bó ér bù jīng  【解释】: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成语故事】:  “博而不精”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常识广博而不精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

静默间,其心朗朗的意思 静默的意思是什么

静默的意思:指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作声等意思。英文解释(不出声) become silent;mourn in silence;observe silence ;[become silent]∶人不说话,不出声音会场上静默无声[mourn in silence]∶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详细

声明:《枕戈待旦的意思 吾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为网友请不要爱上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