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6米。小枝圆形或有微棱,枝端呈刺状,光滑无毛。它有什么药性呢?下面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白石榴的药性及相关内容。
白石榴的药性
花白、果白、肉也白,其花、茎、根均可入药,尤以白石榴根最珍稀。果实产量偏低,而物以稀为贵,果皮细薄、籽粒晶莹饱满、个头硕大、汁液丰富、味道醇美,享有“白糖石榴”的美誉。
白石榴产地
原盛产于广东汕头南澳岛深澳古镇,随着海岛的改革发展、当地人民生活起居条件的改善,加上白石榴花土壤、气候选择性很强、栽培难度大,致使这种原来种植于屋前厝后、宅基地及天井里的珍稀植物濒临绝种。
白石榴形态
叶对生或簇生于短枝,具短叶柄;叶片矩圆形、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3厘米,宽约1.5厘米,先端钝,无毛,有光泽。花白色,径约3厘米。浆果近球形,径约10厘米,褐黄色至白色泛红,内具薄隔膜。种子多数,包藏于白色或淡红色的果囊内。花期5~6月。
白石榴史料
早在明代嘉靖年代,由潮州知府郭春震校辑的《潮州府志》,在分门别类地纪录了距今五百年的粤东地区花鸟资源和种植、饲养情况中,就有白石榴花的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有关专家学者的考证,确认白石榴花当时仅分布于南澳岛,成为稀有品种。
据南澳草药志记载,其栽培的白石榴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根最为贵重,具有固精补肾之功能,治男子遗精早泄有奇效;还可主治妇女白带、便血、血崩等症。其白色萼钟形的花朵,能清气止咳,外治收敛止血,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粤东南澳县名优水果研究会坚持科技创新,2000年开始致力挽救濒临绝种的珍稀药用植物白花石榴,使这种明代就名闻海内外的名药重振雄风。这个海岛县培育成材、可取根药用的白花石榴已达三千多株,招徕众多华侨、台湾同胞及内陆各地人士专程登岛购货。
石榴的功效
石榴的药用部位主要有根皮、茎皮、果皮及花等。其皮性温,味酸涩,归大肠、肾经,有涩肠、止血、驱虫之功,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癞等;花性平,味酸涩,主治鼻衄、吐血、中耳炎、痢疾等;根性温,味苦涩,有杀虫、涩肠、止带、收敛等功能。
口腔炎、口疮:石榴皮煅炭研末,搽患处,每日两次,或加青黛少许同用。
中耳炎:(1)石榴花适量,瓦上焙干,加冰片少许,研细,吹入患耳;(2)石榴皮9克(炒焦),冰片0.3克,共研细末。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内脓液及分泌物,吹入药粉,每日或隔日一次。
肺痈:(1)白石榴花7朵,夏枯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7日;(2)石榴花6克,牛膝6克,忍冬藤15克,百部9克,白及3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5日。
急性结膜炎、风火赤眼:鲜石榴嫩叶30克,加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渣,过滤澄清,作为洗眼剂,用滴管或洗眼杯洗眼。
慢性痢疾:(1)石榴皮12克,水煎,兑红糖适量,日服3~4次;(2)石榴皮15克、白头翁15克、马齿苋15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日服3次,连用3日;(3)白石榴花18克,水煎,分3次饭前服,连用3日。
大便下血:(1)石榴皮炒研末,每次9克,白开水送服;(2)鲜白石榴花24朵,冰糖15克,水炖服;(3)石榴皮醋炙研为末,每次服6克,用茄根煎汤送服。
鼻衄:(1)石榴花适量,研末,每次用0.3克,吹入鼻孔;(2)石榴根皮或花6克,水煎服。
赤白带下:(1)石榴皮烧存性,研为细末,空腹服,每次服3~6克,糖水送服,连用3日;(2)鲜石榴根30克,白果15克,贯众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3日;(3)石榴皮90克,水煎,加蜂蜜适量调服;(4)石榴花30克,煎汤一碗,去渣,趁温冲洗阴道。
绦虫、蛔虫:(1)石榴皮、槟榔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每日服两次;(2)石榴皮6~12克,水煎服或研末为丸服;(3)石榴树根皮12~15克,水煎后去渣,加白糖适量,空腹顿服,每日一次,连服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