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显微鉴别 败酱草鉴别及其化学成分

  败酱草鉴别及其化学成分

  败酱草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南部及西南部,原苏联、朝鲜、日本、越南也有。

  生物生态特征:败酱草为多年生中旱生草本,它的适应性较强,广泛地分布于海拔500—4000m的山坡草地乃至平原的路边,农田或荒地上,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败酱草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多数,光滑无毛,基部簇状分枝。

  叶多皱缩,完整基生叶展平后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8cm,宽1-4cm,先端尖锐,基部下延成窄叶柄,边缘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有时全缘;茎生叶无叶柄。

  头状花序排列疏伞房状聚伞花序,未开放的总苞呈圆筒状,长7-9mm,总苞片2层,外层极小,卵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薄膜质;瘦果狭披钳形,稍扁平,红棕色,具长喙,冠毛白色。气微,味苦。败酱草以色绿者为佳。

  败酱草化学成份:

  败酱草地上部分含一新二糖类化合物,还含苦苣菜甙(sonchuside)A、B、C、D,葡萄糖中美菊素(glucoza-luzanin)C,9-羟基葡萄糖中美菊素(macroliniside)A,假还阳参甙(crepidiaside)A及毛连菜甙(picriside)B、C。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败酱草显微鉴别 败酱草鉴别及其化学成分

  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inaroside),金丝桃甙(hyperoside),蒙花甙(linarin),芹菜素(apigen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

  花中分到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O-呋喃葡萄糖甙(isocynaroside)及木犀草素-7-β-D-glucuronopyranoside。

  败酱草种子油中含玟鸠菊酸(vernolicacid)13.7%。叶中还含维生素(vitamin)C。爱华阅读

  相关阅读:

  败酱草形态特征 

  败酱草的功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157771/846148773.html

更多阅读

败酱草——《辽宁省药材标准第一册》 辽宁省采暖费报销标准

败酱草——王老师这是2009年辽宁省药材标准第一册收载的败酱草质量标准中全套附图,限于篇幅,有关问题及说明在以后讨论。1上表皮细胞多角形,一列,近等径,内外平周壁增厚,垂周壁多平直,略呈连珠状增厚;2上表皮细胞表面观有角质线纹;3下表皮

相思藤 相思藤-形态特征,相思藤-生长习性

相思藤是豆科植物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 .的茎、叶,别名土甘草、山甘草,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利尿等功效,主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乳痈,疮疖,肝炎等。相思藤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叶为羽状复叶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的食疗偏方

败酱草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败酱草药用价值很高,可以治疗的疾病种类有很多,在临床应用上也使用的很广泛,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败酱草的常用配方以及日常的食用方法。目录1、败酱草的简介2、败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有哪些好处

说起败酱草,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败酱草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在中药里属于清热解毒类药,性凉、味辛、苦。归肝、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的功效。除此之外,败酱草是一种野菜,那么败酱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一起来

中药复方制剂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应用

薄层色谱法,又简写为TLC,常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定性鉴别。由于该方法鉴别专属性强,使用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故应用广泛,在目前的药品质量标准定性鉴别中(如中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已大大地超过了显微鉴别、理化鉴

声明:《败酱草显微鉴别 败酱草鉴别及其化学成分》为网友一场春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