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司马迁勤奋好学的故事

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司马迁勤奋好学的故事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 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 “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 ” 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惹人喜爱。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萦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从20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 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写《史记》的时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写作,经过前后10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巨着,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204771/588910748.html

更多阅读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摘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衡量生死的标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的生死取向,一是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勇于牺牲一死;二是

司马迁墓祠的简介 司马迁墓和祠

司马迁墓祠的简介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韩城南人,是我国著名气史学学、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曾参与共订太初历,对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古人勤奋读书的典故

读书简报2011年第一期二(2)班欧阳星月本期读书简报收集了一些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生动感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小朋友们,你还有那些古人学习的故事,讲出来添加到一起。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头悬梁:汉朝孙敬刻苦

司马迁为什么不喜欢卫青霍去病 卫青与霍去病的关系

读《史记》,特别是《卫将军骠骑列传》都会有一种感觉:本朝将军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战功显赫,威震天下,但司马迁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他们,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做一些探讨。首先,司马迁是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文主战武主和”思

声明:《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司马迁勤奋好学的故事》为网友成熟是一种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