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

   关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拼音】: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解释】: 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成语故事】:

  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岁的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在这次征伐中,班超立了战功,深受窦固赏识。不久,窦固派他和军中的高级参谋郭询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首先来到鄯善国。国王开始对他们很尊敬,礼节也很周到,但不几天忽然变得冷淡起来。班超与手下判断认为,这必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态度摇摆不定,吃不准服从哪一方的缘故。于是把接待他们的胡人叫来,诈骗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此刻在哪里?”

  那胡人很惶恐,招认了实际情况,证明班超的判断是正确的。班超把这胡人禁闭起来,然后把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来喝酒。喝得畅快的时候,班超激怒大家说:“你们和我都在这极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得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到这里才几天,国王对我们的礼节和敬意就中止了。如果他逮捕我们,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连尸骨都会被豺狼吃掉。你们看,这事怎么办?”

  他的下属表示了同一个意愿:“现在处于危急关头,不管死活都听从您的命令。”

  班超下决心说:“好,不进入老虎洞,不能捉到小老虎。眼前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趁着黑夜,用火攻击匈奴派来的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国王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告成,事业也建立了。”

  大家同意班超的行动计划,但又提出这件事要和郭恂商量一下。班超发怒说:“是凶是吉决定于今天。郭恂是个文弱而又庸俗的官员,听到这件事必定害怕,会泄露我们的计谋,这样我们就会白白送命,当不成好汉。”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看法。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勇士们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他布置十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

  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把这件事告诉郭询。郭询听了大惊失色,班超马上对他说,你虽然没有参加行动,但我哪里会独占功劳呢?郭询听了这话很高兴。

  接着,班超去见鄯善国王,并把匈奴的头颅给他看。国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对他作了解释,并且加以抚慰。这样,国王终于决定靠向汉朝一边,并把自已的儿子送到汉朝去做人质。

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318471/689256352.html

更多阅读

出类拔萃的成语故事 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

   关于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  【成语】: 出尔反尔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解释】: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  出尔反

坐怀不乱成语动画片 坐怀不乱的成语故事

   坐怀不乱的成语故事  【成语】: 坐怀不乱  【拼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解释】: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成语故事】:  战国时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成语故事

   关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成语故事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拼音】: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解释】: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不因人热 不因人热的成语故事

   关于不因人热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不因人热  【拼音】: bù yīn rén rè  【解释】: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成语故事】:  “不因人热”这则成

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成语故事

   关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拼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声明:《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故事》为网友灵魂驻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