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文庙,坐落在文庙路215号,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元代始建的文庙,位于学宫街,1853年(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所毁。1855年(清咸丰五年)文庙在现址重建,占地17亩。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点;隙地遍种花木。当时已初具规模,但以后渐趋式微,犹如一颗明珠沉落于灰土之中。
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拨款修葺和重建了一批建筑和景点,使文庙初步恢复原貌。
1995年根据“以旧区改造为重点,以道路建设和旅游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南市区制定了文庙修缮、开发的方案,决定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争取三年内完成。
文庙修缮开发总体格局分为祭祀线、休闲线和市场线。祭祀线从棂星门、大成门、东西庑房;大成殿及其殿前石平台至崇圣祠,全部按明、清风格原貌修复。休闲线主要修复魁星阁、明伦堂、放生池、儒学署,新建文曲门、大中门、增设绿地、移植树木,并游廊等处设“上海文化名人碑林”,弘扬上海建城700多年来文化名人的业绩。市场线:重修尊经阁,开辟花圃、花坛,植树栽花,并在尊经阁东西新建一条长约70米,高低起伏、宽窄相间的明清建筑风格的上海文庙书刊交易市场街市。另外,文庙沿老道前街、梦花街、学宫街三侧破墙建造1-3层与文庙建筑风格一致,且高低错落有致的用房,开设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古玩、书画轩、古钱币、邮品等商店。届时文庙及周围将充满传统民俗文化特色,成为人们游览的好去处。
上海文庙建于清咸丰五年,经历了近3年的时间的修缮,于 1999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文庙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门、两庑、大成殿等建筑,这是当年儒士们拜祭孔老夫子的线路,因此又被称为祭孔线。在儒学线上重建了学门、仪门、明伦堂、尊经阁等古建筑,重现文庙儒学线的建制;其东侧以天光云影池为中心的庙园线,重建了儒学署,使魁星阁更现魁星舞笔点状元的古韵。此外,文庙东北角的仿明清书坊式的书市,已是沪上闻名的淘书乐园了。
但是,文庙的闻名不只因此,文庙东北角的仿明清书坊式的书市---- 上海文庙书刊交易市场,是沪上闻名的淘书乐园。每周日8:00逛文庙聚会是上海文化人的一种生活癖好。经营的品种,有书籍、期刊、报纸乃至连环画等,从古到今都有。你可以与摊主讨价还价,旧书市上的书一般都要便宜一些,有人在这里竟能找到梦寐以求、苦无觅处的绝牌书店和古旧书刊。出售的大部分是言情、武侠小说和漫画,还有为数不少的旧书摊,仔细看看,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绝版的旧书、连环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