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创业必读:别低估了社会,别高估了自己

   励志创业必读:别低估了社会,别高估了自己

  01

  近期跟一位创业中的朋友聊了会天,我问他近况如何,他的回答是,“早知道现在这么艰难,当初就不冲动辞职创业了。”

  现在在职场中,很多90后的孩子都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份工作干得不满意了,甩甩袖子就离职。如果几个朋友聚到一起,谈起了情怀,谈起了梦想,一拍即合就准备创业自己当老板。

励志创业必读:别低估了社会,别高估了自己

  试问,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就真的可以干好创业这件事?

爱华阅读配图

  我身边有一些酝酿着辞职单干的90后小朋友,但我从不鼓励他们这么做。

  他们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中都做的马马虎虎,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人际关系都仅仅处在及格的边缘。这样的工作能力维持一份薪水都显得艰难,又怎么可能扛起创业的大旗。

  让我担忧的是,在他们眼中,创业是用来逃避职场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逃避老板和领导的管理,逃避繁琐的业务工作。一旦自己摇身变成了创业者就可以摆脱讨人厌的工作,拥有自由的人生。

  可是,外界看来的那些潇洒创业经历背后,心酸故事又有几个人知道。

  更让我担忧的是,因为创业思维的影响,这些孩子根本不会认真对待手头的这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既不愿意跟前辈学经验知识,也不愿意加班多做点事情。心情好的时候混混日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辞职出去玩几个月再重新找下一份工作。

  他们会觉得人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来,当职场上的路走不通,还有创业这条路可以走。

  但是,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个年轻人职场生命的救命稻草。

  02

  在职场上混得不算好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共性:

  比如说没有上进心和学习力。对待岗位上的工作马马虎虎,拿到任务也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能拖就拖,能糊弄就糊弄,能踢皮球就踢皮球。好像自己少做点事情,就可以沾一点单位水电费的光。少花点时间在完成工作上,就可以为自己节约点刷微博的时间。

  比如怕苦怕累怕钻研,一遇到什么困难,就开始找帮手去求助,宁可花时间在求别人办事上,也不愿意自己尝试去解决下困难。

  再比如过度关注职场的八卦是非,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打听各种小道消息,而不愿意自己沉下来来关注下手头的工作。

  工作中最没有含金量的东西往往就是工资,经验经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人脉圈的培养,这些才是最宝贵的。但是,那些混日子的年轻人偏偏选择了“买椟还珠”这条路。

  试问,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就真的可以干好创业这件事?

  他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那些纷争、挑战、困难要远远多过自己在公司里所面临那一切。在公司上班,难题和搞不定的人际关系都是老板自己抗,通常分配到下属手上的那些活早就被过滤了好几遍,仅剩下技术性的工序罢了。

  打工的人只需要为当月的薪水能够按时发放操心,而老板们则要为公司今年能够不能顺利活下去而操心,根本就是不同的层次嘛。

  挑战和艰难不是没有,而是大多数生活在公司基层的职工压根看不到而已。

  等到了某一日,这些生活在公司基层的人也要面临这些挑战和艰难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只有被市场干掉份。

  03

  我曾经写过很多开源的文章,一直倡导大家分两步走:

  1、在自己热爱的职场领域打磨核心竞争力。如果能够在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或者有着很好前景的创业技术型公司中扎根,花上10年左右的时间,从基层做到中层,甚至挑战下高管,年收入肯定不再是按月支付,而是一年几十万甚至近百万。

  在BAT这几家做到高管,还可以享受丰厚的股权收益,这种经济上的待遇绝对不会逊色于创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创业还有90%失败的可能性,而好好打磨职场竞争力却是赢面很大的选择。

  2、如果职场发展空间小,就可以选择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人脉资源发展职场外的空间,第二产业的培养也是MINI层面的小型创业,风险小,掉头快,即便出现的决策错误,还有余地重新开始。

  我从来不建议冲动指引下的辞职创业,因为大多数辞职创业的职场人最终只会成为1%创业成功者奋斗路上的分母群体。那些真正成功的人,要么有着很稀缺的物质资源,要么有着很广泛的人脉圈子,要么就是有着更强的技术能力。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在市场的淘沙中活下来,而普普通通的职场工薪族能掌握哪些技术,哪些资源呢?

  我身边曾经有个90后闹着要创业,然后说自己能吃苦能拼命,靠勤奋也能创业成功。

  这真是个单纯的孩子,如果光凭勤奋努力就能创业成功的话,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岂不是个个都是创业高手,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我们还能说自己比这些流水线上的工人要勤奋和玩命?

  创业不是单靠流血流汗流眼泪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它是靠脑子靠资源靠技术才可以慢慢上路的事情。

  所以当时给我跟他说,你先把第一份工作干好,当你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养分可以汲取了,就跳到更高的平台,继续学经验学本事。等到某一日你有了技术,有了视野,有了人脉,有了资源渠道,更有了强大内心建设,那个时候,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积累的所有的财富会合着力帮你创业成功的。

  就这么简单。

  04

  最后倘若我们真的想要创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这段说给大家听,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按照我的理解,创业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模仿前辈创业的路子;第二类是彻底开辟新的战场和领域。

  先说第一类,这也是大多数人最好上手的一类。

  打个比方,早些年很多人做淘宝,都是朋友带着朋友做起来,一个人找到了盈利的模式,后面跟进的人就会少走弯路,直接进入盈利模式。不过这种方式只能在市场尚未饱和的前提下操作,一旦蛋糕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那么共赢模式就会消失。

  当然,不见得非要介入淘宝微商这类人满为患的市场。

  当一个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他在某个领域就一定会拥有发言权和稀缺资源,那么这就是创业上的优势。比如高校教师最大的优势是教育资源,那么在教育相关的这个领域深耕细作就比较有胜算;比如在设计领域工作,跟设计相关的市场就值得去挖掘等等。

  光有竞争力还不够。如果说打工是下属跟领导之间1对1的沟通,属于2D的范畴,那么创业就是一个人跟整个市场的博弈,属于3D的范畴。创业者要以技术或者人脉资源作为底子,同时还需要有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人力,寻找市场商机的学习力,不断追寻市场动向的敏感力,以及面对挫折而不倒的强大心理承受力。

  用我一位老师的话说,打工是被动地由上级灌输知识,而创业就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知识,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都在思考公司未来的运作。从成长角度来看,创业的确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从我目前接触下来,身边的创业朋友大多走的是这条路,充分挖掘自己手头的资源和人脉关系,利用自己深耕多年的职场经验,去做工作室或者开一家小公司。

  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多数做的比较成功的人,在原来的职场上就很能独当一面,算是老东家里的佼佼者。

  第二类就是开辟新战场的创业模式。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被滥用的词,也是最好忽悠年轻人的词。可是我们冷静想想,所谓创新就要颠覆一个行业,或者彻底改变一种生态圈,这是何其难的事情。

  当年“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传统银行业完蛋了,未来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但世界上,金融的本质从未发生过改变,只不过我们购买金融产品多了一个互联网的渠道罢了。BAT的大佬们花了无数的亿元也根本无法彻底颠覆一个行业,我们作为芸芸众生又有什么能量去彻底革新某个领域呢。

  所以,个人的力量很难走第二条道路,明智的选择是个人加入到创新型的公司中,借助于公司团队作战的力量,去成为撬动地球杠杆的“阿基米德们”的成员。

  以上就是我对于年轻人是否要创业的一点看法。

  最后送上“阿门”老师(庞门正道的运营人)曾经写过的一段话:

  有能力的人再去创业,而不是鼓励人人去创业,对于大部分人,那是死路一条。就如在鼓励大家跳崖一样,前面示范成功的都是已经准备好降落伞的,然后对大家说:跳下去,你的人生就如他们那样精彩。旁观者看到很多人跳,但是没人给你展示下面的尸体而已。我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我鼓励有降落伞的人跳。

  那么,大家的降落伞准备好了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37571/894908411.html

更多阅读

无风险创业项目 小公司创业,别忽视了这些风险

 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安份的心,自从去年“几万元可以注册公司”的政策出台后,许多人都有了跃跃欲试当老板的打算。当然,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许多都是从小打小闹开始的,可能就是一个店铺、一个办公室、单枪匹马或几条枪、或者大公司做管理

创业:别丢了自己的“圈子”

 现任北京某外企销售主管的成先生说,对我们销售人员来说,在国内发展最主要的还是人脉关系,人头熟才好办事。要是贸然这样出国几年,一回来,就傻眼了,人不熟悉了,游戏规则也不一样了,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了。>  “圈子”对于所有回国创业

白领创业故事 别当白领了,创业吧!

很多朋友或同情或笑话对于说:你这样一个劲的鼓励人家创业,这不是误人子弟么?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创业成功。听多了这样的话,觉得有了说说自己充当这样的“创业急先锋”的想法了,一直没时间写下自己的想法,正好今天看到了劳动报的一篇文章,

别人小瞧励志目标感言 别小瞧了爱立信

   猜一猜,最赚钱的斯堪的纳维亚电信公司是哪一家?它的利润率为 24%,全球市场份额高达 40%。     你可能会猜错。不是诺基亚,而是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在 2001~2003 年间,爱立信还曾亏损了 70 亿美元,刚刚过去的两年间也一

励志创业:创业两年,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励志创业:创业两年,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不知不觉,创业已两年多。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风云变幻似乎只在弹指之间。  两年时间,说短不短,穷途困顿、苦尽甘来,酸甜苦辣全都尝了好几遍。  我花了两年时间,明白了一些道理,并

声明:《励志创业必读:别低估了社会,别高估了自己》为网友我是人间惆怅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