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养生 小暑节气如何正确饮食养生

  小暑节气是进入伏天的开始,饮食养生要正确。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薏米、泽泻等煲成消暑粥。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小暑节气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热在三伏”,小暑节气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薏米、泽泻等煲成消暑粥。

  小暑节气: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节气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农谚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小暑节气饮食养生要正确:

  1、鸭蛋补夏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2、莲子养心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3、章鱼补血

  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4、草莓解毒

  夏季是盛产草莓的季节。食用草莓能促进人体细胞的形成,维持牙齿、骨、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进伤口愈合,增强人体抵抗力,并且还有解毒作用。草莓含有多种有机酸、果酸和果胶类物质,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排除多余的胆固醇和有害重金属。

  5、莴苣通气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可治疗便秘,是贫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荐鱼腥草拌莴苣。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的功效。

  6、豌豆清肠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7、草菇抗癌

  草菇蛋白质中,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齐全、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8.2%,可抑制癌细胞生长,特别是对消化道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加强肝肾的活力。

  8、茄子抗老

  夏季对人体的损耗大,茄子中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够延缓人体衰老。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

小暑节气养生 小暑节气如何正确饮食养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391371/148837626.html

更多阅读

惊蛰节气人体变化 惊蛰节气如何养生

  惊蛰节气如何养生?“惊蛰”已进入农历二月,此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将万籁的生灵从梦乡中惊醒,进入新一年的生、长、化、收。此时的春雷尤为重要,象征着阳气的升腾、新一轮的开始。  如果惊蛰期间没有春雷,这一年万物的生气

大雪节气养生 大雪节气如何养生

 大雪节气如何养生?  一、饮食养生:多喝水、食温补、多吃苦、常喝粥  1、天越冷越要多喝水。多喝水则有利于氧气的供给,呼吸顺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因此,冬天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体力消耗大的人尤其要多喝。另外,冬季以饮

小满节气养生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好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好爱华阅读配图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小满随至。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列属第八,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相比于立夏,很多人对小满的印象都非常浅显,这一天代表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

夏至节气养生 夏至节气如何养生保健

  夏至节气如何养生保健?夏至节气是地球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盛夏,养生专家指出,此时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夏至节气养阳方法有哪些。  护阳养阳很关键

声明:《小暑节气养生 小暑节气如何正确饮食养生》为网友王八追兔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