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的介绍 瘦西湖介绍](http://img.aihuau.com/images/c/03033004/0303043003032859093876.jpg)
瘦西湖在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系蜀岗山水流向京杭大运河的自然河道。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而过,故又名长春湖。沿岸风景秀丽,在六朝时即为游览胜地。历代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孟浩然、王渔洋、姚鼐、石涛等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后来人们利用这里纵横交错的河道,在沿湖两岸修造了许多园林建筑,使它更加风光旖旎,成为一幅自然的“山水画卷”。“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这是它的真实写照。
瘦西湖游览面积有480多亩,水面游程达4.3公里。东起梅花岭下的乾隆御码头,相传乾隆帝曾在此下船游览而得名。经冶春园、绿扬村、红园、西园曲水,过大虹桥折北,进入瘦西湖公园区,再过长堤春柳、徐园、小金山,转向西行,经钓鱼台、凫庄、莲性寺、白塔、五亭桥,至廿四桥转向北行,直至蜀岗平山堂为止。湖面瘦长,蜿蜒曲折,两岸名园胜景串连,自然风光与园林景色交融一体,一路风光明媚,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故名瘦西湖。相传,扬州二十四景,其中大部分在瘦西湖景区之内。
冶春园原是清代诗人王渔洋的私园,位于大虹桥以西,后圮废。解放后,扬州市为增添瘦西湖沿岸景色,在乾隆御码头以西,将沿湖的升庆茶社、香影廊茶社、冶春花社等连成一片,建成园林。取用“冶春园”旧名。园内建有水绘阁、香影廊、餐英别野、问月山房等古典建筑。临水而筑,水景天成,以水取胜。
狭长的瘦西湖从冶春园南面而过,临湖筑有草庐水榭,古朴清雅。凭栏观景,树影婆娑,湖水涟漪,清闲中别具情趣。园内还陈列着数万盆扬派盆景,数千尾各色金鱼,以及各种名贵的岛雀、花木,更添满园春色。这里园林和茶肆结合,在此游园、赏景、品茗、小吃,既领略了当地民间的乡风习俗,亦享受了古朴风情的自然乐趣。
小金山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的一个湖心岛,处在瘦西湖湖风景区的中心地带。四面环水,景色秀美,与镇江金山相仿。唯面积较小,故名“小金山”。山上遍植松柏,四季长青,又名长春岭。山虽小而建筑雅致,有月观、桂花园、花厅、琴室、花墙等,构成一组依山傍水的建筑群。山顶筑有“风亭”,风格别致。登临其上,俯瞰全湖,景色迷人,风光无限。1985年,日本筑波科学博览会开幕,中国馆内就建有仿小金山风亭一座,风姿绰约,引起各国参观者无限兴趣。
白塔
白塔建于清乾隆年间,系仿北京北海白塔式样而建造的喇嘛塔。传说当年扬州盐商巨贾为迎奉清帝乾隆南巡来扬而特地赶建起来的。塔分三层,砖石结构,高三十余米,气势壮观。塔下筑有长方形高台一座,四周围以栏板,前有小台,可从两侧拾级登临,有石阶53级,象征佛教“五十三参”。白塔位于高台中央,底层为砖砌须弥座,四面有十二佛龛,塑十二生肖像,象征周天十二时辰。中层为塔身,南有壶门,内供白衣大士像。上层是由十三层圆圈构成的“十三天”,形如壶颈,其上则是鎏金塔顶。
五亭桥
五亭桥位于莲性寺白塔的北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石拱桥。因建于莲花梗上,故又名“莲花桥”。初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系扬州盐商迎奉乾隆帝南巡来扬而建。曾毁于太平天国时的战火,至1933年重新修复。桥上建有五座亭子,中间一亭较高,重檐四角,其他四亭分列四翼,均为单檐。亭与亭之间有廊相连。五亭都是黄瓦朱柱,卷角飞甍。亭内天花板上还有彩绘藻井。造型典雅优美,既庄重大方,又玲珑巧妙,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上的杰作。桥下有四翼,由大青石砌成,分置15个卷洞,洞洞相通,都可行船。每当晴空满月之夜,各个卷洞内都衔有一个水月,形成众月争辉、银光晃漾的美景,月夜游此,令人心醉不已。五亭桥现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寺
现在的大明寺是清同治年间重新修建的,寺前是“栖灵遗址”牌楼,进门向北是天王殿,殿前两侧有照墙,分别刻有“淮东第一观”和“天下第五泉”题壁。殿内供天王和四大金刚像。殿后有一段较长的甬道,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有东西两院,东院门额为“文章奥区”,西院门额为“仙人旧馆”。过甬道是大雄宝殿,大殿正中供三尊大佛,两旁为十八罗汉,北边还有祥宗六大祖师、观音海、五十三参等佛像,造型端庄,现已刑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大明寺中除了佛殿之外,还有平山堂、平远楼、鉴真纪念堂、谷林堂、欧阳祠、乾隆碑亭、康熙碑亭,以及富有山林野趣的西园,构成了一组“平山名胜”。
琼花是“天下名花”,现作为扬州市花,稀少名贵。在大明寺内进门右侧且株琼花树,高丈余,枝叶繁茂,春天开花,白如玉盘。相传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即此树。
平山堂
平山堂位于蜀岗大明寺内,大雄宝殿的西侧。这里原是“仙人旧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爱这里风光绝胜,筑堂于此,并常与当时名士在此宴饮、赏景、吟诗,留下了许多赞美景色的诗文。因在此远眺江南诸山正好与视线相平,故取名为“平山堂”,成为当时达官名流竞游之地。于是堂名益著,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带的名胜古迹,通称为“平山名胜”。
平山堂北有谷林堂,系欧阳修弟子苏轼在扬州做官时,为纪念其恩师而建。建于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