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杜鹃花植物组织技术

  一、杜鹃花组培的基本技术环节

  杜鹃花组织培养,通常使用的外植体为茎尖、茎节和花蕾等。因花蕾的分化较为困难,周期长;茎尖的取材受到一定限制,故国内多采用茎节为初代培养的外植体。

  杀菌处理时,杀菌能力较强的升汞(氯化汞)易造成外植体材料的褐变死亡,不宜使用。试验表明,采用饱和的次氯酸钙液上清液或5%的次氯酸钠液作为灭菌剂,效果较好,处理时间为15至20分钟。为加强灭菌效果,还可加入1%的克菌丹或0.1%的吐温-20(山梨糖醇)配合使用。材料灭菌前的预处理,通常采用70%酒精浸泡,不超过30秒。此外,用中性洗涤剂进行材料的预处理,亦可有效降低其灭菌后的污染率。外植材料灭菌流程为:洗衣粉液浸泡20分钟?流水冲洗至清?70%酒精浸泡30秒?灭菌水冲洗1分钟?5%次氯酸钠浸泡15分钟,灭菌水漂洗3次,每次1分钟。如此,可将外植体污染率降低到15%以下。

  杜鹃花组培所用培养基,为Andeson改良MS培养基:将MS培养基中的硝酸铵和硝酸钾用量分别减至1/4,取消了碘化钾成分,铁盐的用量增加一倍。因杜鹃花科植物原产于高山酸性土壤,培养基的pH值宜为 5.0至5.4。培养室温度25℃,光照强度3000勒克斯,光照时间12至14小时。

  杜鹃花在诱芽培养中使用的激素较一般植物有异,需要活性较强的细胞激动素类物质,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试验表明,使用ZT的诱芽效应最为显着;添加KT的处理几乎无丛芽或侧芽发生,仅是原茎尖的伸长;而选用 6-BA处理,则导致培养材料的褐变加剧,效果反不如对照。此外,在其后的增殖培养中,杜鹃花对细胞激动素种类的要求,仍以添加ZT为好。

  国外在杜鹃花的组培中多使用2ip作为外源细胞激动素,效果较ZT好。但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仍推荐使用ZT。aIhUaU.com

  二、杜鹃花的初代和继代增殖培养

  杜鹃花初代诱芽培养,NAA浓度不得超过0.1mg/L,ZT 用量的增大对诱芽效应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提高ZT浓度时,NAA浓度不宜同步增加,ZT/NAA值较大为好。从经济培养的意义出发,初代培养的激素配比以 ZT5+NAA0.01(mg/L)为宜,培养1个月左右时,诱芽率即可达100%,诱芽系数6.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杜鹃花植物组织技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500771/30471979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细胞共培养技术

原文地址:细胞培养基本技术作者:kingoddess细胞培养基本技术生物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对象是生物体内的各种细胞,很显然,在整体条件下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细胞群在体内(invivo)的功能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在实际工作中,人

选择动物蛋白质还是植物蛋白质? 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

选择动物蛋白质还是植物蛋白质?说到蛋白质,你会想到什么呢?肉、鸡蛋、牛奶、大豆~~~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营养元素,必需获得足够的蛋白质人们才能正常的生长和保持健康的身体,那么摄入来源于动物的蛋白质比摄入来源于植物的蛋白质更有效,

不良品返修流程改善 流程管理是组织改善技术而非个人技能

有机构约我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讲流程管理,我说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参加不?回答说不参加,并且告诉我这是企业中层管理者能力提升系列课程之一。我说那我讲不了。对方感到很惊讶:您可是流程管理的权威之一哦,也是大师级的人物了,讲流程管理对

人力资源组织变革 技术研究型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研究技术人员是典型的选人难、用人难、考核难、激励难的岗位,职务说明书将可能是第一批过时的制度之一,看看绝大多数企业的岗位说明书都只是锁在文件柜里就不难理解。国际上已经出现了成功的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

声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杜鹃花植物组织技术》为网友逆光下的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