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无论在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还是村干部招考中,都占有重要位置,理应受到考生的重视。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下列不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是( )。
A、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 B、收入的平均分配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2、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 )。
A、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南方谈话
C、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
D、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要( )。
A、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B、改造老企业,开拓新市场
C、精简企业生产中的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
D、推行联产承包制,完善生产责任制
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5、我国倡导并奉行的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是( )。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 C、平等互利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参考答案:
1、【答案】B。专家点拨:宏观调控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宏观调控目标是由若干具体目标形成的一个目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总量平衡、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项内容。故C、D项正确,排除。
其中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数量上大体一致,即市场上商品和劳务供给总量与对这些商品和劳务需求总量的平衡。故A项正确,排除。
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就业。故本题答案为B项。
2、【答案】B。专家点拨: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3、【答案】A。专家点拨: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4、【答案】C。专家点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只有掌握这个理论的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5、【答案】D。专家点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据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外关系指导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的独立自主权利。核心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img.aihuau.com/images/c/05103004/1017043005105246949039.jpg)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
A、意识是性的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
C、物质是性的 D、物质和意识都是决定性的
3、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
C、取决于商品数量 D、是不可能的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
A、各国民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C、欧洲的国际资本市场 D、西欧和北美的国际资本市场
5、( )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生产要素 D、生活方式
6、人民民主专政( )。
A、是一种专政而不是一种民主 B、是一种民主而不是一种专政
C、是一种对全体公民的民主 D、是一种新型专政的制度
参考答案:
1、【答案】A。点拨: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并非所有的量变都能达到质变,必须要注重量的积累。题中积跬步、积小流就是量的积累,至千里、成江海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变。B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目无关,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2、【答案】C。点拨: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3、【答案】A。点拨: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不存在贬值的问题。同时,金属货币有贮藏手段,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可以退出流通领域执行贮藏功能,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4、【答案】B。点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运作,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5、【答案】B。点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6、【答案】D。点拨: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有机统一。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宪法的这一规定充分表明: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与无产阶级专政在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上是根本一致的。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看过“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