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风俗 台湾七夕节风俗

七夕节的风俗 台湾七夕节风俗

  台 湾:七夕立下山盟海誓

节日渊源:在台湾,七夕是“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在台 北,有一座叫“照明宫”的情人庙,庙中塑有牛郎织女的蜡像,仿佛真人一般。每到七夕节这天,一对对情侣从各地涌向情人庙,立下他们的山盟海誓。

神话演变: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的七夕节又是民间传说中“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 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 湾地区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了向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的祈祷日。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地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

浪漫风俗: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礼”,即孩子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礼。台 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长还在七夕节这天为孩子举行**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

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都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519771/706149650.html

更多阅读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活动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

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 春节

13我喜欢的节日、 16我知道的风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

傣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作文一:傣族的风俗习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绍一只美丽的“花”――傣族。在傣族的众多的

全国各地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习惯

全国各地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习惯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

声明:《七夕节的风俗 台湾七夕节风俗》为网友爆炸牌菊花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