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修理何时让百姓放心
文/袁文良
时下,老百姓家中的“大件儿”家用电器越来越多,从机械的到半自动、全自动的,而这些家用电器的修理也使百姓感到越来越难。
家住市内某高档小区的王某,家中的冰箱已“罢工”将近十天,可王某却一天天犯愁,这个型号的冰箱在市场上已不多见,刚买时市区内还有一家特约服务部,可近两年随着城市的拆迁改造这家服务部也不知搬到了哪里。几经周折,打了无数个电话,好不容易在郊区找到了服务部,可服务部的工作人员非让王某把冰箱拉过来。这么大一个家伙,自己又住在六楼,搬也搬不动,怎么送过去呢?附近的几个家电修理点,又说不准其技术如何,当初花3000多元买的东西,能不慎重点吗?
日前,与友人相聚,说起家电修理的话题,其中一位给这个行业总结了几个“不知道”:会不会挨宰不知道,到底哪坏了不知道,换了几个配件、换的什么配件不知道,该给多少钱不知道,修好后能用多少时间不知道……这话也许有些偏颇,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对于大件家用电器的修理,老百姓最怕的就是“花钱买心病”。至于说小件的电器,如台灯、电热壶、收音机等,包括孩子的一些电动玩具,很多维修点根本不愿意修,老百姓也懒得去修,坏了就换个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何况“也花不了几个钱”。
放眼望去,现在的大街小巷,家电维修点、电子服务部等虽然不能说是鳞次栉比,但也不难找到。而据权威人士介绍,在这些维修点中,真有金钢钻的并不是很多,但这些维修点却是“没有金钢钻,也揽瓷器活”。有的只上了一个短期培训班,凭一把电烙铁、一只万用表就什么电器都敢拆,修好了算是消费者走运,修不好也可以用“没配件”或“电器太老没有维修价值”将消费者打发走。修理队伍中水平不一、良莠混杂的现状,是让老百姓对家电维修业不太放心的主要原因。
市场经济的规律本来是需求拉动供应,“顾客想睡觉,商家就送上枕头”,可是老百姓千呼万唤的“上门修家电”却难以付诸现实。一家家用电器特约服务部的经理对我们说,家用电器维修走不进家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中操作环境差、配件准备不齐全、时间上不能“立等可取”等,那些自动类的家电是电脑控制,出了毛病后需要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而这些专用仪器又不可能搬到消费者家里去。另外,在修理费用上,消费者更是雾里看花,很难与维修人员达到认识上的一致,也是妨碍家电维修上门服务的因素之一。有些家用电器,维修人员经过反复测试,最后很可能只焊上一烙铁就解决问题,而消费者对其中的“技术含金量”却不甚了解—— 就这一烙铁能值那么多钱?如果修理过程中换了几个元件,应该收多少钱,消费者与维修人员也难有一致的看法。至于说有些维修人员职业道德差,在修理过程中是不是把不该换的元件也换了,是不是把没有损坏的原装件换成了代用件,消费者更是无从知晓,因而不愿把大件家用电器送出去修,觉得还是让维修人员走进家门,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操作比较放心。
家电维修何时能让消费者放心,这一点除有赖于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从业人员努力提高职业道德外,作为消费者也应当掌握一些家电维修的基本常识,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通联:(450052)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
电话:13598831881 E-mail:ywl72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