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强调心灵的时候,有的人就会觉得身体并不重要。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身体上的一些东西,会影响心灵的明白,会影响你心灵的状态。这就很像血管中积聚了许多垃圾之后,你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阿么样的不适一样。有的人心上明白了,但他们得了病,身体的病痛总是干扰着他们那种非常好的状态,让他们没有办法好好地修行,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还有一些人,明白了一些道理,往往能将别人说得五体投地,但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这也跟身体的脉结有关系。
从本质上来说,烦恼虽属于心理,可也是生理的脉结使然,打开脉结之后,许多烦恼都会随之消失。那么,脉结是什么东西呢?佛教认为,脉结是生理上烦恼的基础,也是习气的产物,从缘起上看来,习气是生生世世业力的产物,所以脉结跟累世的业力也有关系。身体不听话的时候,心气就不自在;心气不自在的时候,一切都是空话,抛弃旧习气才会格外困难。所以,从佛教的角度看来,一个人想要消解所有的烦恼,光修炼心灵是不够的,还要修炼身体。
佛教有许多修身之法,比如大礼拜、宝瓶气等。这些方法跟普通运动的区别在于,它们不但可以让人更加健康,还可以打通人们身体的脉结。这是跑步、游泳、爬山等运动所无法实现的效果。然后,你还必须辅以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这样一来,你才会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而你的身体便再也不会成为修炼心灵时的一种负担。
当然,心灵的明白还是最重要的。一个朋友曾经问我,如果一个人必须修炼身体才能达到明白,那么当他的身体消失之后,他还明白吗?他问得很好。求索的,明白的,是灵魂,是心灵,而身体,只是心灵与灵魂的载体。可是,再好的驾驶者遇上了一部老爷车,也不可能将它开得比法拉利更快。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就像驾驶者与车。身体的修炼,最终是为心灵的彻底觉悟服务的。
至于你要选择哪种方式来修炼你的身体与心灵,就要看你与哪种方法对机。佛教非常强调对机。对机是一种缘,而所谓的缘,有时也是一种信心,一种选择。心有所欲,便是机缘。你对哪个人最有信心,他就是你的上师;你对哪种方法最有信心,那种方法便最对你的机。
在修炼当中,信心是最重要的。所谓“信为功德母”,你对一个人越有信心,就越相信他对你的所有指引,你会一心一意地沿着他为你指明的方向去实践,甚至不思考他为啥这么说,为啥这么做,也不关心自己在这实践当中能获得一些什么东西。因为你知道,对于一个想要重铸灵魂的人来说,实践就是目的,走路就是目的,你再不需要其它的什么目的。爱华阅读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你也非常清楚,这条路是正确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验证过的,你相信只要全心全意地走这条路,就一定会实现你对自己的誓愿。因此,你毫不怀疑,也没有一刻的迟疑。当你以这样一颗单纯的心,向着一种真善美的方向实践你的人生时,你的心灵自然会慢慢升华,你的人生当中,美好的事情也自然会越来越多。
我在《西夏的苍狼》中专门谈到过这种现象:“这种现象,被国外学者称为‘吸引力定律’,意思是当你有了某种愿望时,就会吸引来跟愿望相应的那种东西,比如幸福的心态会吸引幸福,富足的心态会引来富足,等等。据说,这是所有大师成功的秘密。”
不过,单纯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无法以念头来控制自己的心灵状态,你还必须有相应的行为——比如修炼的行为,比如利众的行为等等。没有相应行为的时候,所有的见地都不能产生任何的价值。单纯的见,是得不到大智慧的。“见”只是方向,若要证道,得走向那光明。路迢迢,心茫茫,不执不舍,不散不昏,恒常如一,离执放下,便不被“见”所困,便“能及”了。这些行为所依托的,便是身体。
所以,你既要明白身体是归于空性的,是虚幻不实,终将破灭的肥皂泡,不执著于它,但仍然要珍惜它,不能把它当作一副臭皮囊,然后对其听之任之。我有个学生说,她像供佛一样供养着自己的身体。这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她所有的行为都需要一副健康的体魄来支持。而彻底的觉悟,也需要达到一种心气自在。身不自在,气也无法自在。所以你必须修身,不但要修心,还要修身,修炼行为。
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才是我们所反对的呢?执著于它便是我们所反对的。好多人不但珍惜自己的身体,而且这种珍惜完完全全地过了度。他们不但珍惜自己的身体,而且害怕身体出现形容衰老、机能减退等各种情况。
他们或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来保养身体,甚至超出身体的需要,变成另一种新的负担;或买各种各样的美容品,保护自己的青春美貌,甚至为此让自己的身体挨刀,承受巨大的痛苦。这种珍惜,已变成了他们一个巨大的烦恼。
他们不明白,世间万物都难免成住坏空,身体的老去,肉体的消亡,是必然的规律,主观意识上的抗拒,无法改变这种永恒的规律。
破除对身体的执著,才能明白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身体。而这种破执,必须建立在以恰当方式修炼身心的基础之上。一个人自主心灵的征途,也该从寻找这样一种方法,寻找一盏照亮心灵的明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