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拜月 中秋拜月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爱华阅读配图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更多精彩知识请关注爱华教育栏目。

中秋拜月 中秋拜月的由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653571/897321746.html

更多阅读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 中秋吃月饼的由来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

中秋传说:月饼的由来及与兔爷的不解之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作为最重要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它的民俗活动异常丰富,各地皆不相同,但有趣的是,不论大江南北,吃月饼都是必有之项,几乎已成中秋节的名片,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而老北京的月饼又有什么特色呢?  月饼的由

中秋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吃月饼的健康饮食准则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了,说到中就少不了月饼。面对各种款式各种风味的月饼,我们要怎样吃才健康呢?虽说月饼的热量都比较高,也比较油腻,不是我所说的健康食品,但总有方法让我们吃得相当比较健康。那究竟这个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小编来

厦门中秋博饼的来历 中秋博饼的由来

  中秋博饼是每年中秋节厦门要举行的传统活动。  厦门的“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

声明:《中秋拜月 中秋拜月的由来》为网友拒绝平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