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实行行为 关于犯罪实行行为的司法认定

  犯罪的形式概念源于罪刑法定原则,是从罪刑法定原则引申出来的犯罪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注重的是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将刑事违法性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犯罪实行行为的相关法律知识。

  关于犯罪实行行为的司法认定

  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一般认为对于实行行为这一重要概念的考察和分析,不能仅仅从形式上进行认定,还必须从实质上进行辩证的考察。笔者从以下一个案例来说明:


关于犯罪实行行为的司法认定

  甲买了一条很粗的假金项链带着上班。有一次夜班回家,路过一个偏僻的地方,发现不远处乙和丙(二人历史上曾多次飞车抢夺)骑着一辆摩托车呼啸而来。甲顿时心生恐惧,于是连忙摘了项链扔进草丛。乙、丙遂跳下摩托车去寻找。结果,甲镇定的骑上摩托车开走了。乙、丙捡到项链发现是假的,却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已经被甲开走。乙、丙报警。争议的焦点是:乙、丙是否构成犯罪?笔者认为,乙、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1.乙、丙寻找假项链的行为性质

犯罪实行行为 关于犯罪实行行为的司法认定

  本案中,甲所丢掉的项链客观上是在受到潜意识中“骑摩托车的两人是劫匪”思维的影响,而采取“丢车保帅”的方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受伤害的事实状态下所“抛弃”的财物,不符合抛弃物“真实意思表示”的彻底性处分要求,因而可以考虑:拟制性地评价为刑法意义上的“遗失物”。然而,由于项链并不是真正的金项链,由于价值不大,因而乙、丙事后即使存在拒不交出的行为,也不成立侵占罪。

  2.乙、丙捡拾假项链的行为是否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是刑事法中罪名成立与否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事实认识错误在整体上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认识错误,前者是指行人所认识到的事实与现实发生的事实内存于同一犯罪成立要件中。

  在刑法理论中,因为对象认识错误一般是不会影响到行为性质的定性的。但是,事实认识错误不影响行为性质的定性,并不是说事实认识错误本身能够决定行为性质的认定。应该明确的是,决定行为性质认定的应该是行为人具体的实行行为。乙、丙“开着摩托车冲过来”的行为根本不能评价为刑法中的实行行为。事实认识错误的客观事实不能成为“不影响行为性质”认定的理由。

  相关阅读:

  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构成的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主体、客体以及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二、犯罪构成是违法性与有责性的的法律标志

  三、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刑法学》(第三版)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看过“关于犯罪实行行为的司法认定”的人还看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669371/16015946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毒品犯罪中明知问题的研究 毒品犯罪

关于毒品犯罪中“明知”问题的研究段鹏云[摘 要]在惩治毒品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本文认为,毒品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只能是故意,毒品犯罪主观故意的关键内容是明知,在司法实践中,毒

实行过限的判断标准及其刑事责任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实行过限,又称共犯过限或共犯过剩行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故意犯罪的一种犯罪形态。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共犯理论和刑法的基本原则,对过限行为应当在司法有一个判决的标准。以做到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时罪

声明:《犯罪实行行为 关于犯罪实行行为的司法认定》为网友柚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