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律的客观性体现在( )。
A、是不可认识的
B、是不可利用的
C、是没有主观意志参与的
D、是可以认识、利用,又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四川省公共基础知识 16年四川省公共基础知识冲刺题及答案(2)](http://img.aihuau.com/images/c/06563004/5618043006564699173143.jpg)
2、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B、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
C、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 )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A、群众 B、干部 C、党员 D、人民
4、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 )。(多选题)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销售的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本质特征 B、内在需求 C、必由之路 D、根本任务
6、列宁曾经嘲讽唯心主义是“无头脑的哲学”,借此说明( )。(多选题)
A、人脑是思想的源泉 B、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依赖人脑这块高度精密的物质
16年四川省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可知性是指人类可以认识规律。
(2)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消灭、创造、违背它,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3)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4)可利用性是指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创造或改变某些条件,认识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
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故本题答案为A。
3、【答案】D。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的重要论断,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大原则”之一提出来的。故本题答案选D。
4、【答案】ABD。解析: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故本题答案选ABD。
5、【答案】D。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故本题答案选D。
6、【答案】BC。解析: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故BC说法正确。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意识。题中A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C。
看过“16年四川省公共基础知识冲刺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