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红宫红场时间 汕尾红宫红场](http://img.aihuau.com/images/c/12133004/131204301213117090091.jpg)
红宫红场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城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
红宫原为明代学宫。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29年)海丰知县郑源所建,其面积为1850mk。现存建筑有灵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称“文庙”) 和两厢配殿。两厢配殿现保存许多革命文物。大成殿是红宫主体结构。
红场原为明代“社仓”,清代时称“东仓”,清末倒塌成为草埔。因此当时称该地为“东仓埔”。占地2.2万m2。
1927年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同志和红二师等领导在这里召开5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次年元月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徐向前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在这里胜利会师。 1961年国务院颁布“红宫红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11月18日至21日,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当时,代表大会会场四周用红漆粉刷,这座明代的学宫从此改名为"红宫"。如今依然按照当年会议的摆布,排列着代表坐椅,墙上悬挂着马克思、列宁的肖像,中间立着彭湃烈士的汉白玉雕像,庄严而肃穆。红宫内的革命文物展览室,陈列着彭湃和他的战友们生前的日常用品、墨迹、革命刊物等革命历史文物。有全国第一个农会的会旗会徽,地主压迫农民用的租具和镣铐,大革命时期革命志士的血书、血衣和起义用过的大刀、长矛、枪炮……
红宫的东面,紧连着红场。气势恢宏的大门横楣上,浇铸着彭湃亲笔题写的"红场"两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场中央巍然屹立着彭湃烈士的铜像。他两手叉腰,傲视苍穹,正气凛然。1927年12月1日,海陆丰5万群众就在这里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隆重庆祝海丰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此后,中国农民运动就以磅薄之势,迅速席卷全国。
红宫、红场及保存的革命文物,尤如一篇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章,向人们展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激励着后人沿着先烈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