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致人死亡如何界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实践中,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很多人为了逃避责任而逃离现场,导致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死亡,这种行为就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认定呢?今天,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犯其要件为:

  首先,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

  其 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是否仅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将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过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够按 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我们认为除上述解释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应当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论处,而不应简单地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或者按 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处理。

  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 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 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

  需要注意的是:

  按照有关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2、 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张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让随行的人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此时被告人张某也负伤在身,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其委托亲属向公安机关报案。该案就不应认为具有 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

  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属情节加重犯,刑法将此规定了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如全国关注的郑州市公安局民警张金柱交通肇事案。张在驾车行驶时因车速过快,将骑自行车的苏东海和其儿子苏磊撞得飞弹起来摔倒在地,同时将苏的自行车挂在肇事车下。沿途群众不断惊呼,张仍疯狂逃跑,将苏东海挂在车上拖行1.5 公里后被武警和群众截获才被迫停下。最终苏东海重伤,苏磊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死刑,以交通肇事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执行死刑。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的处罚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1、公民应当遵守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

逃逸致人死亡如何界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安全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冷静处理,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报警,等待交警部门处理。

  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商业险免赔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要加重刑罚,还将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销驾驶证的处罚,但其处罚仍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702271/580020470.html

更多阅读

交通肇事中“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与适用 肇事逃逸刺伤民警

内容摘要:交通肇事罪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常发犯罪之一,也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传统犯罪”,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刑法草案和1979年刑法典均予以规定,1997年修订刑法典时,基于司法实践常遇到的问题,将“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特殊情况予以规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断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你对交通事故逃逸有多少了解?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交通肇事逃逸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如何处理

  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非法行医的相关法律知识。  非法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认定

  机动车是一种高速运转的运输工具,如果被机动车撞到,轻则受伤,重则死亡。如果被撞者因交通肇事死亡就涉及到刑事犯罪。那么,你知道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认定吗?接下来就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

酒后驾车的处罚 无照酒后驾车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现在交管部门对酒驾查的非常严格,但是还是有些人顶风作案,醉酒驾车。那么,你知道无照酒后驾车致人死亡怎么处罚吗?接下来就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去看看无照酒后驾车致人死亡的处罚规定吧!  一、司机酒后驾驶致人死亡处罚规定 

声明:《逃逸致人死亡如何界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为网友思语连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