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组成的,每个人人生轨迹不同,一定程度上是由各人每时每刻选择的不同所造成的。一句话,人生路上全部选择结果的总和,造就了一个人的命运。
这不,高考临近,每个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一系列重大的选择。对于填报志愿,有关专家总结了7种决策思路,供需要的考生和家长选择:
1、录取优先,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2、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有门路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为次要考虑。
3、专业优先,把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特长作为主导目标,重点选择所喜爱的专业,至于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是否好就业并不做过多要求。
4、学校优先,把选择名牌院校放在首位,而对专业的冷热不做特别考虑。
爱华阅读配图
5、费用优先,如果家庭经济较困难,难以承受较高的收费标准,则把选择收费较低或奖学金较高、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放在首位。
6、地域优先,把选择京、津、沪及沿海城市的高校作为首选目标,其他因素则放置其后。
7、兼顾,将学校专业志向、升学与就业等因素兼顾考虑。
仔细研究这7种优先,其实,录取优先可以并入院校优先,就业优先可以并入专业优先,独立存在的就只有3、4、5、6、7,只选择费用优先的是少数,大多数集中在3、4、6、7,最多是3、4,这是常青藤问题,本文就此作深度分析,希望对今年的考生和家长有用。
院校、专业谁优先?或称首选院校还是专业?这是在填报志愿之前,每一届考生和家长必须思考和决定的问题,不能逃避。当然,最理想的选择是能到理想的城市,上自己最心仪的名校,读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但是除非你有足够的高考分数实力,否则免谈。就四川来说,这个最理想实现的条件是:理科全省50名及以内,文科全省20名及以内。在大多数情况下,考生和家长肯定要面临一个非常实际的选择,是选一所名牌学校的不太理想的专业,还是选择一所一般学校的理想专业,这是一个很为难的事情。那么到底是首选学校还是专业,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应该看学校在国内的排名,比如是不是985学校,或者211学校;而有些人认为进哪个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有些人认为上一个好学校的一般专业,不如上一个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
这个问题也是志愿填报业界人士争论不休的常青藤问题,专家们分成两大阵营,从上个世纪90年代争论至今,没有定论。
坚持院校优先的人认为,在当今中国就业的大环境下,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是应该以院校优先,同时发表了许多文章,论述院校优先的好处。如能把学生12年辛苦挣来的高考分数用够、用尽、用超值;因为好大学的历史底蕴和普世价值,在其中学习,更能培养学生超凡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好大学毕业生无论在国内深造或是出国深造,都要胜出一筹等等。
坚持专业优先的人认为,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是应该以专业优先,同时发表了许多文章,甚至出版专著,论述专业优先的好处。如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上有动力,以后事业上更能有成就;毕业直接从事这个行当,节省资源和时间等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恒亮,出版了专著《瞄准就业填志愿》,系统论述为什么要“瞄准就业填志愿”,以及怎样“瞄准就业填志愿”。对于批评专业优先浪费学生高考分数,他反驳道:“你以学校录取线的成绩考入大学,在专业的选择上就很容易失误,而这就会导致大学期间学业难成,毕业后就业困难!”
争论归争论,事实归事实,每年高考,都有许多考生选择了院校优先,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的调档线相等或略高一点,而被该校低分专业录取的考生;也有很多考生选择了专业优先,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最高录取线持平,而被这些院校高分专业录取的考生;也有选择院校与专业兼顾的,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平均录取线持平,而被该校中高分专业录取的考生。
例如,上海财大理科2013年在川计划录取37人,实际录取52人。最低录取分650,平均录取分659,最高录取分685。650-654是选择院校优先的考生,28人,占52人的54%;655-657是选择院校与专业兼顾的考生,14人,占52人的27%;660-685是选择专业优先的考生,10人,占52人的19%。
2013年四川省理科一本线是562,这高分的10人,如果选择院校优先,有的可以上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等985大学,有的可以上复旦、上海交大,最高分685,可以上清华(当年清华理科在川最低录取分是680)。这就是选择专业优先的特征。
又如2013年同济大学理科在川计划录取123人,实际录取125人,最低录取分654,平均录取是661,最高录取分682。654-557有73 人,占录取人数的58%;657-661有42人,占34%;662-682有10人,占8%。大致与上海财大差不多,682分当年稳进清华。
以上数据来自四川省考试院印发的《2014年理科高考指南(下册)》和上海财大、同济大学网站。
仔细剖析每一个院校,排除非常态的大小年现象,在正常年景大致与上海财大差不多。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剖析一所其他院校,看看结果如何。
上例说明,不管人们如何争论,高考录取的结果证明,每年大约有近50%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院校优先;大约有30%-40%多的考生,选择了院校与专业兼顾;大约有10%-20%的考生,选择了专业优先。这个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理论(金字塔形)和各校录取新生的实际,考生们自觉不自觉选择的结果,就是这个领域的现实存在。存在即合理,这是真理。这个存在也证明,绝对强调哪个优先都是欠妥的。
对于以上的争论与事实,张老师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物,也没有绝对错误的事物。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时,无论选择哪个优先,都是正确的,但前提是考生真正搞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选择确实出于自身的志向、实际和需要,是能实现“我最想要的”,那都是对的,无可非议的,不存在对与错,也不存在是否浪费分数。当然,由于每种选择都有利与弊,这就需要认真仔细权衡和掂量,同时对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张老师的基本主张是:
如果考生没有明确的专业志向,或者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宜选择院校优先;
如果考生有明确的专业志向,或者大学毕业后要就业的,宜选择专业优先;
如果考生要想院校与专业兼顾的,也有兼顾的方案;
如果考生对地域等有特殊需要的,可以从其需要选择。
切记,无论选择谁优先,必须在志愿填报前确定,家长和考生意见必须统一,否则填报中就会出现混乱,耽误大事。为什么?是因为考生面对2000多所本科专科院校,本专科1000多个专业,只能选择院校、专业、地域中的一种优先,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大相径庭的志愿方案,不同的志愿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录取结果,所以必须做出选择。
高考志愿高考知识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生活指南频道,爱华生活群:224974371欢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