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习俗:“补露”各不同

  节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显而易见,民间就有“疾病跟着节气走”的说法。白露节气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可达10多摄氏度;加之秋燥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是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易发季节,因而白露前后注意养生,显得十分重要,白露养生俗称“补露”。

  白露习俗:“补露”各不同

  在民间,直至当今仍有“养冬”的习俗,立冬这一天,家家户户宰鸡杀鸭买羊肉,加一点滋补中药,熬个热腾腾一大锅,全家人改善一下,补充身体的能量,为进入寒冬做好准备。而“补露”的习俗,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不为多数人所熟悉。

  过去在民间,是很看重白露前后养生的,只不过地域不同,“补露”的方法也各异。南京人爱喝白露茶,认为白露茶清香甘醇,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经不起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苦味。苏浙一带的乡下则在白露日酿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寒气散发。在福州,白露日必吃龙眼,认为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在温州,过去有在白露这一天,采集白木槿、白毛苦菜等多种带“白”字的草药,与白毛乌骨鸡同煨,以补身子。

  洞头补露与众不同

  在洞头诸岛,尽管过去渔民生活困苦,但在白露日也还是要“补露”的,大多数人家用的是鲜鳗鱼熬白萝卜,这是就地取材的最佳搭配。因为过去的洞头渔场,立秋过后就开始钓捕鳗鱼,到了白露,鳗鱼已渐肥厚,渔谚“桂花海蜇白露鳗”,说的就是这一现象。鳗鱼营养丰富,健体强身的作用十分明显。日本民间风俗,每年立秋前的第一个“丑”日称“土用之丑日”,为“鳗鱼日”,(今年为7月26日)台湾把重阳节定为“食鳗节”,都认为吃鳗鱼利于健康长寿。至于白萝卜,人称“第一根菜”,我国传统医学书籍早就记载它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鳗鱼和白萝卜同煮,作用相得益彰。渔妇们在烧煮时,时间往往会熬得稍长一些,这样熬出来的汤便会显出乳白色,鲜滋润口。这在当时穷苦渔村,已是食药双效的好吃食了。


爱华阅读配图

  过去的洞头渔村,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专为一些小孩补露的习俗。如果家中的孩子患有哮喘、尿床等疾病的,到了白露这一天,家人会宰杀自己喂养的鸡或鸭,煮熟后盛入碗中,让这个孩子端到一岔路口吃。吃完后,空碗放在一条路上,孩子从另一条路回家,过后大人再去收回碗筷。白露的“露“和路同音,这意思是:哮喘、尿床这些毛病,借着白露日,已经从另一岔路远离孩子而去了。

相关阅读:

白露饮食习俗

白露习俗有哪些

浙江温州白露吃什么

白露时节的养生短信

白露节气养生短信

白露习俗:“补露”各不同

白露时节养生要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713471/31724391.html

更多阅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芮成钢是值得欣赏的记者、主持人,我拜读了他写的《三十而励》,很受启发。他提倡观察、思考问题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于我心有所戚,我在之前的博客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

袁崇焕与范文程的后代命运各不同 袁崇焕后代

袁崇焕与范文程的后代命运各不同且说范文程唆使皇太极使用反间计谋害袁崇焕以后,范文程从此官运亨通,还封妻荫子,光耀门楣。范文程有儿子6人,其中范承斌袭一等子爵,范承勋官至两江总督和兵部尚书,范承谟做过福建总督,范承勋的儿子范时绎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

各地白露习俗

 各地白露习俗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

声明:《白露习俗:“补露”各不同》为网友兰晓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