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网冲浪可提高大脑认知水平。
年龄较长的、精通网络的成年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推理”和“理性决策”的心智能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塞梅尔神经科学和人类行为研究所的教授加里-斯莫尔(Gary Small)博士,研究了年龄在55-76岁之间的成年人,结果发现那些经常上网的人比那些不上网的人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
“互联网搜索需要复杂的大脑活动,这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大脑的机能。”他说。此外,他还发现那些具有更丰富上网经验的人,在上网时大脑比一般人的活跃程度更高。
2.网友的点滴帮助让我们倍觉温馨。
如果你在网络上结识的朋友与你在生活中认识的朋友对你具有同样的影响,那么将社交媒体用作你的交流工具可能对你的健康大有裨益。有证据表明,与朋友们保持联系,能够大大增进人们的幸福感和寿命。而长期孤独对于寿命的危害等同于每天抽15支烟。
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之间的友谊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预防痴呆症方面。很多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仅将社交媒体看作是一种“辅助的”交流方式。玛格丽塔-艾兹米亚(Margarita Azmitia)博士称,尽管人们联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交流本身的作用依然如故。#p#副标题#e#
3.互联网可安抚受困人的心灵。
社交媒体极大地帮助了那些渴望与人交流的弱势群体,例如慢性病患者或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他们可能正沉浸在极端的孤独感之中而无法解解脱。例如,现在已康复的脑癌患者西恩·福格蒂(Sean Fogerty)就对媒体说,网络“真的救了我一命,让我得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病痛中的人往往比健康的人更渴望使用社交媒体,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同其他患者交流信息和经验。例如,心脏病患者鲍拉-赖斯(Paula Rice)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她以前“常常烦闷得要死”,直到后来发现了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上的人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她说。
4.Twitter和Facebook可充当重要的医学工具。
在病人前往医院就医的间隔期,医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与病人进行简短的、随意的交流。鲍琳-陈(Pauline Chen)医生就很支持这种交流方式,她指出有些病人其实只是需要医生给一点点建议或者鼓励,并不需要亲自到医院里来,特别是在他们的居住地离医院较远或因工作原因无法到医院来的情况下。
由于大多数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取医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们有时候只需要医生在网上就某些困惑之处给予解答就行了。当然,医生可能会考虑是否在网上提供这种无偿性的服务。但是,整形外科医生汤姆斯-李(Thomas Lee)指出,那些支持社交媒体交流的医生们确实帮助创建了“一种重要的归属感和一种积极的对话。”
5.网络数据提高了我们的健康知识。
在2011年,80%的美国互联网用户均通过网络数据库如WebMD或MayoClinic.com来获取医疗方面的建议。尽管人们可能会从网络上看到一些误导性的信息,从而错误诊断自己的病情,但是约翰-斯潘格勒(John Spangler)医生指出,患者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可靠的信息源。“很多知名组织,如大学网站或医学协会,都是极好的健康信息来源。”#p#副标题#e#
6.互联网可帮你戒除烟瘾。
一项长期跟踪吸烟者生活和日常习惯的研究表明,吸烟者最终需要借助于群体的力量来摆脱烟瘾。该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上,一个人戒烟往往会产生晕轮效应,从而促使整个社区改掉吸烟的习惯。”
近些年,社交媒体已帮助烟民们建立了很多这样的网络社区,帮助他们接受其他烟民的鼓励和启发,从而度过戒烟的艰难时期。在网络上阅读一些成功戒烟者的故事,加入不同的Facebook群组,这些方法被证明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找到戒烟的动力。
7.写博客能解郁安神。
美国心理学协会的杂志《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Services)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就像写日记可以释放郁积的感情一样,写博客也能够安抚人的心灵,并从与别人的互动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感。
另有研究发现,一些允许读者发表评论的博客写手,往往可以取得最佳的安抚心灵的效果,因为这些读者往往以鼓励为主。当然,这种情况可能更适合个人博客。在一些较为知名的博客平台上,匿名读者往往表现得很不友善,常常口出狂言,这就无法让博客写手们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了。但是,很多青少年写手认为,博客上的任何评论“是一种积极的反馈,可帮助博客写手获得他们从同行那里得不到的安慰和建议。”
8.互联网让我们变聪明了。
由于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我们都变成了超人。最近流行一个概念,叫做“交互记忆”,它认为个体不一定要记忆所有的信息,而只需要记住群体内哪些成员是哪方面信息的专家即可。
例如,你可能想不起英国女演员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的年龄,或者不知道如何做鳄梨色拉,但是你确切地知道如何查询这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