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云的成语故事 不知所云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

不知所云的成语故事 不知所云的故事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归顺蜀汉。南方平定后,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一份表章《出师表》。《出师表》中,诸葛亮规劝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严明赏罚,虚心纳谏。最后,诸葛亮写道:“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安排妥当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向汉中前线进发。后主刘禅率百官把他们送出成都城外10里多远。

“不知所云”本是诸葛亮自谦,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泛指言语紊乱,叫人摸不着头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77071/806318417.html

更多阅读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的典故,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

塞翁失马的典故,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出处】《淮南子·人问训》。【释义】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历史典故】战国时期,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他们一家人以养马为生,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成语故事

   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解释】: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

孺子可教的故事50字 孺子可教的成语故事

   关于孺子可教的成语故事   【成语】: 孺子可教  【拼音】: rú zǐ kě jiào  【解释】: 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  【成语故事】:  “孺子可教”这则成语的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这小孩子是可以教诲

形容胆子大的成语 形容胆子的成语故事

   形容胆子的成语故事   胆小如鼠  南北朝时,有一个十分胆小的人,名叫元庆和,他本来是北魏时期的官员,担任刺史一职。  一天,他的手下找到他:“大人,敌人已经攻到城下了,我们是不是要跟他们决一死战?”  而他双手发抖的

唯美的成语故事 古代唯美的成语故事3则

   古代唯美的成语故事3则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

声明:《不知所云的成语故事 不知所云的故事》为网友沉于红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