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什么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病因

  1.传染源

  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

  3.易感性

  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1.侵袭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2.急性期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3.慢性期

  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因其病程漫长,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

  4.晚期

  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检查

  1.病原检查

  从粪便内检查虫卵或孵化毛蚴以及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

  (1)直接涂片法重感染地区病人粪便或急性血吸虫病人的黏液血便中常可检查到血吸虫虫卵,方法简便,但虫卵检出率低。

  (2)毛蚴孵化法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3)定量透明法用作血吸虫虫卵计数。

  (4)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人肠壁组织增厚,虫卵排出受阻,故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可应用直肠镜检查。

  2.免疫检查

  (1)皮内试验(IDT)一般皮内试验与粪检虫卵阳性的符合率为90%左右,但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与其他吸虫病可产生较高的交叉反应;并且病人治愈后多年仍可为阳性反应。此法简便、快速、通常用于现场筛选可疑病例。

  (2)检测抗体血吸病人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包括IgM、IgG、IgE等,如受检者未经病原治疗,而特异性抗体呈阳性反应,对于确定诊断意义较大;如已经病原治疗,特异性抗体阳性,并不能确定受检者体内仍有成虫寄生,因治愈后,特异性抗体在体内仍可维持较长时间。

  (3)检测循环抗原由于治疗后抗体在宿主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其阳性结果往往不能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也不易于评价疗效。循环抗原是生活虫体排放至宿主体内的大分子微粒,主要是虫体排泄、分泌或表皮脱落物,具有抗原特性,又可为血清免疫学试验所检出。从理论上讲,CAg的检测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反映活动性感染,而且可以评价疗效和估计虫种。

怎样预防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什么

  诊断

  血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两大部分。病人的确诊需要从粪便中检获虫卵或孵化毛蚴。

  1.病原学诊断

  从粪便内检查血吸虫虫卵和毛蚴以及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称病原学检查,是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有改良加藤法、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塑料杯顶管孵化法等。

  2.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包括检测患者血清中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常采用的诊断方法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773171/582921586.html

更多阅读

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 血吸虫病能治好吗

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而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而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主要以下几种类型:

血吸虫人与人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

艾滋病初期症状 怎样预防艾滋病

怎样预防艾滋病――简介今天是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各地不同机构以不同的方式来提醒人们“珍爱生命,预防艾滋”,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艾滋病的防治、关爱艾滋病患者。那么预防这种可怕的疾病呢?怎样预防艾滋病――方法/步骤

声明:《怎样预防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什么》为网友旧戏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