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练习进一步掌握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有的必备知识,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目(一)1、海水由于含盐量非常高,不能被直接使用,现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淡化海水,即( )。(多选题)
A、脱硫法 B、蒸馏法 C、反渗透法 D、硫化法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
A、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
B、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
C、企业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D、企业按照政府要求组织生产经营
3、关于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为人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C、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D、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4、衡量行政成本的标准不包括( )。
![成都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http://img.aihuau.com/images/c/06283004/2818043006285343170267.jpg)
A、行政机关维持自身正常运转的开支
B、行政机关的物质与财富资源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D、行政机关的数量与规模
5、杠杆原理的应用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下列选项中,( )使用杠杆原理的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
A、手推车 B、筷子 C、扫帚 D、起重机吊臂
6、下列关于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从意识的主体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个人意识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和生活条件的反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C、群体意识是一个群体所拥有的意识,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和生活条件的反映
D、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群体,但群体意识基本趋于一致,并不会多种多样
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C。解析: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二种。一种称为反渗透法。在外高压作用下,从海水里渗透出淡水来的方法,就是反渗透法。另一种称为蒸馏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十分类似于家庭里的烧开水。把海水放在水壶里烧开,壶盖上就会有凝结下来蒸馏水,这就是淡化水。
2、【答案】D。解析:现代企业制度是指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实体。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来、管理科学的特征。D项按照政府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D。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A正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故B正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故D错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故C正确。
4、【答案】C。解析:衡量行政成本的标准有:行政机关维持自身正常运转的开支;行政机关中工作人员的数量;行政机关占用的物质与财富资源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行政机关的数量与规模。故本题答案为C。
5、【答案】B。解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行车手把(省力),吃饭用的筷子(费力),门(省力),撬棒(省力),羊角锤(省力),船桨(费力),钓鱼竿(费力),钢筋钳(省力),水龙头(省力),起重机(省力),手推车(省力),扫帚(省力)。
6、【答案】ABC。解析:群体意识是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是群体实践活动的产物。相对于群体内部,它是共同的;相对于其他的群体,它又是特殊的。D项说群体意识并不会多种多样的说法是错误的。ABC三项表述均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