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具有价值,汽车的价值是可以运输;上衣具有价值,上衣的价值是可以穿用;别墅具有价值,别墅的价值是可以居住。由此可见,(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2)](http://img.aihuau.com/images/c/06463004/4618043006460824600721.jpg)
A、组织形式 B、经营机制 C、所有者形式 D、运作模式
3、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要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政府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均衡的货币政策 B、从紧的货币政策
C、宽松的货币政策 D、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个人收入实行( )原则。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计划分配 D、自由分配
5、经济全球化是(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6、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的价值是表现为不同的使用价值,“汽车具有价值,汽车的价值是可以运输;上衣具有价值,上衣的价值是可以穿用;别墅具有价值,别墅的价值是可以居住”表明的就是这个道理,BCD与题干无关,故选A。
2、【答案】A。解析: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等,其中,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典型的组织形式,故选A。
3、【答案】B。解析: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社会中用于消费的货币量比较大,为了恢复供求平衡,应该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故选B。
4、【答案】A。解析:按劳分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能够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需要等原因,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故选A。
5、【答案】B。解析: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为主导,以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在目前条件下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故选B。
6、【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来源,是存在继承关系的。选项B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而不是经济思想。选项C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选项D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制度体系。故本题答案为C。
看过“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