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话“登高”
文/袁文良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大地万物分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九月初九,二阳重逢,故称“重阳”,亦称“重九”。古籍《易经》中就记载说:“以阳爻为九。” 屈原在《远游》诗中也曾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
重阳节作为我国民间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的节俗活动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不过最突出的活动要属登高了。刘歆在《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对重阳登高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周处所撰的《风士记》中也有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齐人月令》中说: “重阳之是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记叙说:“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
重阳登高,自古留传下来多许趣闻佳话。《晋书·孟君传》中记载说:孟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知觉。”自此,人们把此处称为“落帽台”,成为历代重阳登高的胜地。唐代诗人李白多次来此登高赏秋,并作《九日》一诗:“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诗中再现了“落帽”趣闻,读之令人产生翩翩联想。南朝萧子显在《南齐书》中也记载了一则趣闻:齐武帝萧衍曾在南京的孙陵岗上建造“九日台”,每年的重阳之日都要到这里“宴群臣讲武,以应金气之节。”更为有趣的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自制了一种登山木屐,鞋底前后装有活铁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安全方便,人称“谢公屐”。此后,人们在登山之时,都免不了要穿上这种木屐。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唱道:“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字里行间显示出穿著“谢公屐”的轻便、舒适。
九九艳阳,天高气爽,又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栗开榴绽,堪称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大好时光。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每当此时,不禁诗兴浓浓,因而为后人留下无数诗篇。唐代诗人杜牧就作得一首《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细读之,仿佛置身其中,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的习俗跃然纸上。唐代另一位诗人刘长卿则以《登高》为题作有一诗: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胡草裹,山翠县楼西。”短短20个字,把诗人重阳登高远望的欣喜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人王昌龄《九日登高》:“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悲翠横钗舞作愁;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从中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欣逢节日、登高兴浓的愉悦心情。著名诗人杜甫每逢重阳都要登山,曾作有一首《登山》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更为脍炙人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不仅描绘了重阳登高插茱萸的风俗,而且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宋代诗人周必大所作的《重阳诗》则情景交融,读者之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碧月几桥留夜色,珠帘十里等春风;遥知九日平山会,笑插茱萸满鬓红。”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可在广大的平原地区,人们都无“高”可登,于是便有人想出了代替的方法:九月九日做米粉糕点,称为“重阳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是宝塔,上面还要做上两只小羊,意为“重阳(羊)”,同时在上面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点燃蜡烛灯,取“灯”与“登”同音,“糕”与“高”同音,借以表示“登高”之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天,各地都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为传统的节日注入了尊老爱老的内涵,可谓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通联:(450053)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
电话:13598831881 E-mail:ywl72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