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数万成都学子在历经寒窗苦读后,即将走进考场;而对于家有考生的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轻松自信地迎接中、高考?这不得不说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昨日下午,四川省中小学心理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渝,就为成都的考生家长分享了一些经验技巧。
认清孩子现状,了解孩子的困惑
“你们了解自己孩子的现状和他目前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吗?”开讲之前,张渝向在座的家长做了个调查。不少家长思考了一下,都摇起了头,表示不清楚,接着张渝便为家长分析了几种考生的情况。
一种是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家长要提醒他每次考试后,不要关注其他同学的分数,应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第二种是基础扎实,但成绩一般的孩子,此时他心里十分忐忑,家长应该多给他鼓励;第三种是高(初)二突然发力,成绩突击上来的孩子,可能心里会比较得意,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还有一种是徘徊在“放弃”边缘的孩子,这时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做出改变,咬紧牙关。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张渝老师针对考生的普遍情况,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如何让孩子获得放松,大部分家长表示,自己会给孩子听一些轻音乐,而张渝老师则说,让孩子听听新闻,可以得到放松,并且有助于催眠。因为主持人播报新闻的语气和口播的频率,都很平缓有规律,还可以让他在不经意间掌握一些时事消息。
还有些话是家长常常挂在嘴边,而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比如“都是同样的老师教,都坐在同一个教室,为什么别人就能学好,你就不行?”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只要你自己努力就可以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泄气。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努力吧!”“我们能帮你做点什么”等鼓励孩子。
吃饭时,先给自己的碗里夹菜
在临近考试的这段时间,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张渝老师说:“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家长话题要丰富,尤其是在饭桌上,切记不要三句不离考试,造成他的心理压力。家长可以先把菜往自己碗里夹,这样就让孩子觉得好吃的大家都吃了,而不是专为他考试准备的,从而以平常心来吃饭。
家长对孩子要多听多观察,不要做太多评价。张渝老师表示,家长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或过多评价。除此之外,家长要想孩子热爱学习,还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看看自己下班后是在看书学习呢,还是在上网、打麻将,这都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